出自宋代湯恢《八聲甘州》:
摘青梅薦酒,甚殘寒、猶怯苧蘿衣。
正柳腴花瘦,綠云冉冉,紅雪霏霏。
隔屋秦箏依約,誰品春詞。
回首繁華夢(mèng),流水斜暉。
寄隱孤山山下,但一瓢飲水,深掩苔扉。
羨青山有思,白鶴忘機(jī)。
悵年華、不禁搔首,又天涯、彈淚送春歸。
銷魂遠(yuǎn),千山啼鴂,十里荼。
注釋參考
秦箏
古 秦 地(今 陜西 一帶)的一種弦樂器。似瑟,傳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 齊 侶發(fā)東舞, 秦 箏奏西音?!?晉 潘岳 《笙賦》:“ 晉野 悚而投琴,況 齊 瑟與 秦 箏?!?唐 岑參 《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詩:“汝不聞 秦 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宋 晏幾道 《蝶戀花》詞:“細(xì)看 秦 箏,正似人情短?!?清 陳維崧 《鷓鴣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詞:“雪登麥積 秦 箏苦,雨歇叢臺(tái) 趙 女嬌。”
依約
(1).依據(jù);沿襲?!端鍟ね踣總鳌罚骸皰衩耖g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jīng),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jǐn)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后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jīng)《論》《孟》中語,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p>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fēng)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云?!?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p>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yīng)十六七。” 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 湘靈 ?!?陳殘?jiān)?《山谷風(fēng)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gè)時(shí)辰,他不知道開什么會(huì)。”
(4).形容情意chan{1|1}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yuǎn),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p>
春詞
(1).有關(guān)男女戀情的書信或文辭。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鶯鶯》:“ 鶯鶯 姓 崔氏 ,有 張生 者,託其婢 紅娘 以春詞二篇誘之。” 明 梁辰魚 《七犯玲瓏·遇妓》曲:“密語還重訂,春詞定幾封, 巫陽 夢(mèng)?!?/p>
(2).春天的歌。 魯迅 《野草·秋夜》:“胡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p>
湯恢名句,八聲甘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慈恩論契肯隔面,草堂枉駕欣解頤作者:張縯作品: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古風(fēng)二十五韻
- 便合齊眉八百年,個(gè)是真仙子
- 四時(shí)佳氣滿,五緯太階平。
- 正名百物自軒轅,野老何知強(qiáng)討論。作者:王安石作品:進(jìn)字說二首
- 吾屬交歡此何夕,南家搗衣動(dòng)歸客作者:李頎作品:欲之新鄉(xiāng)答崔顥綦毋潛
- 清明即是神仙界,不用丹爐煉玉霜
- 平沙岸草,夫差故國,知是吾鄉(xiāng)。
- 直候陽關(guān)使,殷勤寄海西作者:趙嘏作品:雜曲歌辭。昔昔鹽??楀\竇家妻
- 英資備文武,賢業(yè)富經(jīng)綸
- 密際西風(fēng)盡,凝間朔氣扶。作者:喻鳧作品:和段學(xué)士對(du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