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誰爭乞巧
出自元代滕賓《玉漏遲 七夕行臺諸公見餞 讀畫齋叢書本》:
問誰爭乞巧。
誰知巧處成煩惱。
天上佳期,底事別多歡少。
雨夢云情半餉,又早被西風吹曉。
愁未了。
星橋隔斷,銀河深杳。
可笑兒女浮名,似瓜果登盤,情絲縈繞。
百拙無能,贏得自家華皓。
我笑娥解事,但歲歲孤眠空老。
歸去好。
江上綠波煙草。
注釋參考
乞巧
舊時風俗,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椗蹠埂J窍?,人家婦女結(jié)綵縷,穿七孔鍼,或以金銀鍮石為鍼,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wǎng)於瓜上則以為符應(yīng)?!?唐 林杰 《乞巧》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秋乞巧穿針會玉仙,冬賞雪觀梅到玳筵?!?歐陽山 《三家巷》三:“這七月七日是女兒的節(jié)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獨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兒,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來乞巧?!?/p>
滕賓名句,玉漏遲 七夕行臺諸公見餞 讀畫齋叢書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