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采民言,上陳口號
出自宋代蘇軾《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
臣聞帝武造周,已兆興王之跡;日符祚漢,實開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
仰止誕彌之慶,集於建丑之正。
瑞玉旅庭,爰講比鄰之好;虎臣在泮,復(fù)通西域之琛。
式燕示慈,與人均福。
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浚哲自天。
煥乎有文,日講六經(jīng)之訓(xùn);述而不作,思齊累圣之仁。
夷夏宅心,神人協(xié)德。
卜年七百,方過歷以承天;有臣三千,咸一心而戴后。
彤庭振萬,玉座傳觴。
誦干戈載戢之詩,作君臣相悅之樂。
斯民何幸,白首太平。
臣猥以微生,親逢盛日。
始慶猗蘭之會,愿賡擊壤之音。
下采民言,上陳口號。
凜凜重瞳日月新,四方驚喜識天人。
共知若木初升旦,且種蟠桃莫計春。
請吏黑山歸屬國,給扶黃發(fā)拜嚴(yán)宸。
紫皇應(yīng)在紅云里,試問清都侍從臣。
注釋參考
下采
下賭注。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義娘》:“偶遇博場, 薛 欲驗婦語,遂入場下采,復(fù)獲大勝,囊錢還家?!薄都t樓夢》第九二回:“ 馮紫英 道:‘下采不下采?’ 詹光 道:‘下采的?!?馮紫英 道:‘下采的是不好多嘴的。’ 賈政 道:‘多嘴也不妨,橫豎他輸了十來兩銀子,終久是不拿出來的?!?/p>
民言
民眾的言論,意見?!对姟ば⊙拧す?jié)南山》:“民言無嘉,憯莫懲嗟。”《三國志·魏書·高堂隆傳》:“輿人作頌,則嚮以五福;民怒吁嗟,則威以六極,言天之賞罰,隨民言,順民心也。” 宋 張孝祥 《鷓鴣天·淮西為老人壽》詞:“思主眷,酌民言,與民稱壽拜公前。”
上陳
向尊長陳述。 唐 柳宗元 《為戶部王叔文陳情表》:“進(jìn)退窮蹙,昧死上陳?!薄端疂G傳》第九八回:“ 葉清 望 宋江 磕頭不已,道:‘某有機(jī)密事,乞元帥屏退左右,待 葉 某備細(xì)上陳?!?郭孝成 《直隸革命記》:“目睹實情,用敢冒死上陳?!?/p>
口號
口號 (kǒuhào) ode;chant 古詩標(biāo)題用語。表示隨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如:《風(fēng)雨口號》、《口號吳王美人半醉》等 頌詩的一種。多指獻(xiàn)給皇帝的頌詩 獻(xiàn)口號 指打油詩、順口溜或俗諺之類 doggerel;jingle;adage 不是有口號嗎:“不吃三年苦,難得萬年?!? 口令,口頭暗號 password 軍中有夜間口號 供口頭呼喊的有綱領(lǐng)性和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 slogan; watchword 成天喊口號蘇軾名句,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匯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