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庠《夏日晚出芙蓉堂》:
哲匠昔締構(gòu),文榱面清池。
回環(huán)水光合,左右云容披。
蒼煙限壘斷,空碧盈軒垂。
蕙綠不待染,荷圓皆中規(guī)。
戲魚觸新藻,幽鷺翹空坻。
初筍半遺籜,殘跗猶抱枝。
我來冰未泮,倏此亙炎曦。
節(jié)物一以換,余懷焉獨怡。
內(nèi)慚固陋質(zhì),本乏廊廟姿。
印綬紛璀錯,旌旄森陸離。
林狙裹華黻,野鹿駭金羈。
負(fù)山力已竭,傾日心空疲。
知此危殆辱,斯言非我欺。
橫琴不成調(diào),慷慨念歸期。
注釋參考
印綬
印綬 (yìnshòu) 舊時稱印信和系印的綬帶 silk ribbon used to fasten seals and correspondence璀錯
(1).文飾繁雜貌?!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呂向 注:“下岪蔚以璀錯,謂壯麗而文飾繁雜也?!?/p>
(2).光澤閃耀貌。 宋 梅堯臣 《韓持國遺洛筍》詩:“金刀璀錯截嫩節(jié),銅駞不與大梁賒?!?明 薛章憲 《枇杷賦》:“冰水晶熒兮溶煖,蔗霜璀錯兮流寒?!?/p>
旌旄
(1).軍中用以指揮的旗子。 漢 劉向 《說苑·權(quán)謀》:“有狂兕從南方來,正觸王左驂,王舉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唐 李頻 《陜府上姚中丞》詩:“ 關(guān) 東領(lǐng)藩鎮(zhèn),闕下授旌旄?!?/p>
(2).泛指旗幟。 宋 蘇轍 《送呂希道少卿知滁州》詩:“長恠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馬列旌旄。” 清 惲敬 《新喻縣文昌宮碑銘》:“是日肇祀於新宮,牲腯酒馨,旌旄從風(fēng)?!?/p>
(3).借指官兵。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賦境二十韻》:“ 秦 山當(dāng)警蹕, 漢 苑入旌旄。” 清 吳偉業(yè) 《避亂》詩之六:“此地村人居,不足容旌旄?!?/p>
宋庠名句,夏日晚出芙蓉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