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齊己《訪自牧上人不遇》
然諾竟如何,諸侯見重多。高房度江雨,經月長寒莎。
道本同騷雅,書曾到薜蘿。相尋未相見,危閣望滄波。
注釋參考
道本
(1).立身行道、經世致用的根本。《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賈公彥 疏:“至德以為道本者,至德為至極之德,以為行道之本也?!薄度龂尽の褐尽っ鞯奂o》:“其郎吏學通一經,才任牧民,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皆罷退之?!?/p>
(2).儒家思想與主張的根本?!稘h書·藝文志》:“ 唐 虞 之隆, 殷 周 之盛, 仲尼 之業(yè),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廟碑》:“惟公探夫子之志,考有國之制,光施彝典,革正道本?!?/p>
(3).道家思想與主張的根本。 南朝 齊 張融 《門論》:“昔有鴻飛天道,積遠難亮, 越 人以為鳬, 楚 人以為乙。人自 楚 越 耳,鴻常一鴻乎?澄本雖一,吾自俱宗其本,鴻跡既分,吾已翔其所集,汝可專尊於佛跡而無侮於道本。” 南朝 齊 周颙 《難張長史<門論>》:“ 周 之問曰:‘足下專尊佛跡,無侮道本,吾則心持釋訓,業(yè)愛儒言,未知足下雅意,佛儒安在為當?’” 吳越 錢鏐 《天柱觀記》:“洎大 唐 創(chuàng)業(yè),以 玄元皇帝 為祖宗,崇尚玄風,恢張道本?!?/p>
(4).真性;本來面目。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一折:“我著你托化在雨云鄉(xiāng),還宿債在鶯花陣,休迷卻前生道本?!?/p>
騷雅
(1).《離騷》與《詩經》中《大雅》、《小雅》的并稱。借指由《詩經》和《離騷》所奠定的古詩優(yōu)秀風格和傳統(tǒng)。 唐 杜甫 《陳拾遺故宅》詩:“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六一居士下》:“余嘗謂二 李 之詩,詞格騷雅,真可壓倒 元 白 。” 清 張錫祚 《寒食日感舊述懷用昌黎寒食出游韻》:“憶昔 橫山 有遺老,海內獨司騷雅柄?!?/p>
(2).指詩文之才。 南唐 李中 《離亭前思有寄》詩:“若無騷雅分,何計達相思?!?宋 曾鞏 《鵲山亭》詩:“ 少陵 騷雅今誰和? 東海 風流世謾傳?!?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杜甫》:“觀 李 杜 二公……騷雅之妙,雙振當時。兼眾善於無今,集大成於往作?!?/p>
(3).風流儒雅。 清 陳確 《樸庵叔晚過小話兩和來韻》:“騷雅不慙 唐 進士,迂狂全類 宋 諸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少年自言:‘ 陶 姓。’談言騷雅?!?/p>
薜蘿
(1).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冻o·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王逸 注:“女蘿,兔絲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見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絲為帶也?!焙蠼枰灾鸽[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齊書·高逸傳·宗測》:“量腹而進松朮,度形而衣薜蘿?!?唐 張喬 《送陸處士》詩:“若向仙巖住,還應著薜蘿。”
(2).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吳均 《與顧章書》:“僕去月謝病,還覓薜蘿?!?唐 韓偓 《雪中過重湖信筆偶題》詩:“道方時險擬如何,謫去甘心隱薜蘿。” 清 黃遵憲 《歲暮懷人詩》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歸去空山臥薜蘿?!?/p>
齊己名句,訪自牧上人不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