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那得妨持酒,會(huì)有詩傳劍外來。
出自宋朝陸游《平明出小東門觀梅》
知心多別離,慰眼易零落。
東風(fēng)吹梅花,爛漫照城郭。
晴日千堆雪,偏宜馬上看。
逢迎無幾日,不惜犯春寒。
明年花發(fā)時(shí),我在兩京道。
花香固無盡,我亦未遽老。
脫帽發(fā)如漆,看花心未灰。
平戎那得妨持酒,會(huì)有詩傳劍外來。
注釋參考
平戎
原謂與 戎 人媾和。后指對(duì)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蹲髠鳌べ夜辍罚骸?齊侯 使 管夷吾 平 戎 于王,使 隰朋 平戎于 晉 ?!?杜預(yù) 注:“平,和也。” 唐 王維 《奉和圣制賦樂賢詩應(yīng)制》:“將非富民寵,信以平戎故。” 宋 張孝祥 《踏莎行》詞:“日月開明,風(fēng)云感會(huì)。切須穩(wěn)上平戎計(jì)。” 清 孫枝蔚 《記夢(mèng)》詩:“開筵為賞平戎策,下馬先成露布文?!?/p>
那得
1.怎得;怎會(huì);怎能。持酒
手持盛有酒的杯。《新唐書·庶人祐傳》:“王毋憂,右手持酒啗,左手刀拂之。” 宋 張先 《天仙子·時(shí)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huì)》詞:“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
詩傳
(1).《詩經(jīng)》的注解。《漢書·楚元王劉交傳》:“ 元王 好《詩》,諸子皆讀《詩》, 申公 始為《詩》傳,號(hào)《魯詩》。 元王 亦次之《詩》傳,號(hào)曰《元王詩》,世或有之。” 顏師古 注:“凡言傳者,謂為之解説,若今《詩》《毛氏傳》也?!?/p>
(2).《詩經(jīng)》的注本。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板經(jīng)書紀(jì)略》:“《詩傳》六本,六百三十五葉。”
(3).指《詩經(jīng)》和《春秋三傳》?!侗笔贰と辶謧魃稀I(xiàn)之》:“少而孤貧,雅好《詩》《傳》?!?/p>
(4).詩的總集。 清 王昶 有《湖海詩傳》四十六卷。
外來
外來 (wàilái) 從外邊來的;非固有的 foreign;outside;external 外來干涉陸游名句,平明出小東門觀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