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了翁《韓少謨挽詩》:
鏡里孤鸞背影飛,庭前玉樹向人稀。
尚思別我成都去,忍聽虞歌薤露歸。
注釋參考
成都
成都 (Chéngdū) 中國四川省省會和西南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交通中心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中心。面積3861平方公里。人口401萬(1982) Chengdu虞歌
亦作“ 虞哥 ”。1. 虞舜 時代的歌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是以九代詠歌,志合文則。 黃 歌《斷竹》,質(zhì)之至也; 唐 歌《在昔》,則廣于 黃 世: 虞 歌《卿云》,則文于 唐 時; 夏 歌《雕墻》,縟于 虞 代; 商 周 篇什,麗于 夏 年?!?/p>
(2).即虞殯?!蛾悤ば炝陚鳌罚骸澳酥?鐘儀 見赦,朋笑遵途; 襄老 蒙歸,《虞哥》引路。”《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隋高虬墓志》:“綴旐縈空,《虞歌》首路?!?清 姚鼐 《馬雨畊<住相圖>》詩:“我昔嬰稚今髮皤,如箭逝弩絲運梭,直逮建霎嘶《虞歌》,焉得停晷容婆娑?!眳⒁姟?虞殯 ”。
薤露
(1).樂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晉 崔豹 《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喪歌也。出 田橫 門人, 橫 zi{1-1}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乎蒿里……至 孝武 時,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 宋 葉適 《張?zhí)崤e挽詞》詩:“長年慣唱漁家曲,難聽茲晨《薤露》聲?!?明 吾丘瑞 《運甓記·翦逆聞喪》:“歌《薤露》把泉臺卜葬?!?柳亞子 《題云間張瑞芝女士傳》詩:“ 九峰 三泖 魂歸未?怕聽人間《薤露》歌?!?/p>
(2).薤葉上的露水。 唐 裴铏 《傳奇·封陟》:“逝波難駐,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fēng)。”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dá)之魂》:“酸風(fēng)夜鳴,薤露競落,其竊告人生之脆者歟?!?/p>
魏了翁名句,韓少謨挽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甜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