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凌霄隊里,昔曾合火分贓。
小朵峰前,善賈不停死貨。
橫身那畔,鶻眼迷蹤。
歸根深得旨,落葉舞西內。
注釋參考
橫身
挺身,置身。 宋 蘇舜欽 《聞京尹范希文謫鄱陽因成此詩以寄》:“橫身罹禍難,當路積仇讎?!薄端疂G傳》第十四回:“兩個又要廝拚。 吳用 橫身在里面勸,那里勸得住?!?明 唐順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銘》:“諸內奄牌校橫索百端,挾威凌侮,聲勢洶甚……諸同事者,皆懼逃去,君獨橫身當之?!?/p>
那畔
那邊。
出處:唐 裴諴 《新添聲楊柳枝詞》:“思量大是惡因緣,只得相看不得憐。愿作琵琶槽那畔,得他長抱在胸前。”
五代 齊己 《道林寓居》詩:“秋泉一片樹千株,暮汲寒燒外有馀。青嶂這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
宋 辛棄疾 《丑奴兒·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詞:“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間?!?/p>
鶻眼
見“ 鶻鴒眼 ”。
迷蹤
亦作“ 迷蹤 ”。迷失道路。 南朝 梁 沉約 《循役朱方道路詩》:“覊心亦何言,迷蹤庶能復。”《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這女孩兒迷蹤失路?!薄端疂G傳》第六一回:“ 盧俊義 道:‘便是我迷蹤失路,尋不著宿頭,你救我則箇!’” 明 楊慎 《贈韓石溪》詩:“迷蹤 鬼方 霧,藴真 羅甸 煙?!?/p>
見“ 迷蹤 ”。
釋可湘名句,偈頌一百零九首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