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來從辟書,感激赴知己
出自宋代歐陽修《送朱職方提舉運(yùn)鹽》:
齊人謹(jǐn)鹽筴,伯者之事爾。
計(jì)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齒。
民充國亦富,粲若有條理。
惟非三王法,儒者猶為恥。
后世益不然,榷奪由漢始。
權(quán)量自持操,屑屑已甚矣。
穴◇如蜂房,熬波銷海水。
豈知戴白民,食淡有至死。
物艱利愈厚,令出奸隨起。
良民陷盜賊,峻法難禁止。
問官得幾何,月課煩笞箠。
公私兩皆然,巧拙可知已。
英英職方郎,文行粹而美。
連年宿與泗,有政皆可紀(jì)。
忽來從辟書,感激赴知己。
閔然哀遠(yuǎn)人,吐策獻(xiàn)天子。
治國如治身,四民猶四體。
奈何窒其一,無異釱厥趾。
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
臣請(qǐng)通其流,為國掃泥滓。
金錢歸俯藏,滋味飽閭里。
利害難先言,歲月可較比。
鹽官皆謂然,丞相曰可喜。
適時(shí)乃為才,高論徒譎詭。
夷吾茍今出,未以彼易此。
隋堤樹毿毿,汴水流彌彌。
子行其勉旃,吾黨方傾耳。
注釋參考
辟書
征召的文書。 三國 魏 阮籍 《奏記詣太尉蔣濟(jì)》:“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qū)?;辟書始下,而下走為首。”《陳書·孔奐傳》:“司徒 王僧辯 先下辟書,引 奐 為左西曹掾,又除 丹陽 尹丞。” 宋 王安石 《送張仲容赴杭州孫公辟》詩:“憶我屢隨游客入,喜君今赴辟書還?!?/p>
感激
感激 (gǎnjī) 因?yàn)閯e人的好意或幫助而對(duì)他有好感 feel grateful;be thankful 感激不盡 我把電話打通了,他感激地謝了我?!缎〗蹮簟? 對(duì)于施恩者懷有熱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報(bào)答恩情 gratitude 感激施舍 感動(dòng)奮發(fā) be moved and inspired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諸葛亮《出師表》知己
知己 (zhījǐ) 了解、賞識(shí)自己 know oneself 親密的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彼此相互了解而關(guān)系密切的 bosom 知己話歐陽修名句,送朱職方提舉運(yùn)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