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豐《謝黃秀才則惠詩》:
義根理密有余功,更學(xué)商周雅頌風(fēng)。
收拾江山開辟后,歸藏情性混成中。
天么北道君心足,鬼發(fā)其藏我眼空。
歸與友朋笑相賀,江西后社有人同。
注釋參考
有余
有余 (yǒuyú) 有剩余 have enough and to spare;have a surplus 綽綽有余 有零 more than;odd 五十有余商周
《左傳·桓公十一年》:“師克在和,不在眾。 商 周 之不敵,君之所聞也。”后用“商周”比喻兩者難以匹敵。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下:“ 惠休 yin{1|1}靡,情過其才,世遂匹之 鮑照 ,恐 商 周 矣!”
雅頌
亦作“ 雅訟 ”。1.《詩經(jīng)》內(nèi)容和樂曲分類的名稱。雅樂為朝廷的樂曲,頌為宗廟祭祀的樂曲。《論語·子罕》:“子曰:‘吾自 衛(wèi) 返 魯 ,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劉寶楠 正義:“《詩》之風(fēng)、雅、頌以體別,樂之風(fēng)、雅、頌以律同,本之性情,稽之度數(shù),協(xié)之音律,其中正和平者,則俱曰雅頌焉云爾?!?/p>
(2).指盛世之樂、廟堂之樂。《禮記·樂記》:“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孔穎達(dá) 疏:“雅以施正道,頌以贊成功,若聽其聲,則淫邪不入,故志意得廣焉?!?漢 賈誼 《新書·傅職》:“干戈戚羽之舞,管籥琴瑟之會,號呼歌謡,聲音不中律,燕樂雅訟逆樂序,凡此其屬,詔工之任也。” 唐 李白 《獻(xiàn)從叔當(dāng)涂宰陽冰》詩:“雅頌播 吳 越 ,還如太階平?!?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有形者皆足悟乎目,不特閲典謨雅頌而后至理可樂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引《申報(bào)》:“聆其節(jié)奏,莊嚴(yán)肅穆,不同凡響,令人悠然起敬,如親 三代 以上之承平雅頌?!?/p>
曾豐名句,謝黃秀才則惠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