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紹曇《禪房十事香印》:
要識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
燒炷旃檀牛糞,衲僧鼻孔楔穿。
注釋參考
分明
分明 (fēnmíng) 清楚(明白)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古篆
指篆書。有大篆、小篆,通行于 春秋戰(zhàn)國 及 秦 代,故稱古篆。 明 文徵明 《題黃應(yīng)龍》詩:“古篆依稀 贛州 字,先 宋 流傳非一日。”《鏡花緣》第四九回:“他所抄之字不知可是古篆?”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頌敦銘》:“銘文十五行,凡古篆一百五十二字。”
完全
完全 (wánquán) 彌補 make up;remedy 完全缺陷 應(yīng)有盡有;齊全 complete;whole 他的話沒有說完全 全部 completely;full;entirely;wholly;up to the hilt;hook,line and sinker 完全錯了釋紹曇名句,禪房十事香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