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囊手未觸,慨是龍泉言
出自宋代趙孟堅(jiān)《仲弟借書持要不謹(jǐn)護(hù)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昔聞勤讀者,三度絕韋編。
讀書龜已破,書則有肺肝。
摘實(shí)咀其華,發(fā)揮事業(yè)間,伊惟事精研,整束懸牙簽。
縹囊手未觸,慨是龍泉言。
虎子畜溪魚,汝懵未鑿專。
胡策追元方,紛紛探簡編。
抱書手不龜,龜壁縛枯禪。
靴化例隨水,竟負(fù)一郗還。
季也怒生癭,我慚家訓(xùn)顏。
愿季無銜怒,鳳樓修則完。
嗟嗟仁義諫,束濕何由痊。
顛倒幸爾存,柿葉風(fēng)掀撳。
糊老飽九炊,紙搗翼擬蟬。
翻翻事兼兩,滑膩好且堅(jiān)。
手鑿具有茲,秋露無重妍。
舊書百回讀,訓(xùn)佩坡老仙。
請季事斯語,慎勿高閣懸。
因憐數(shù)匱藏,徒疥小龜存。
浮云忽白衣,世事無不然。
眼底不自快,龜閉何取焉。
所貴得之心,亦可忘蹄筌。
又憐囿大塊,華好竟飽鮮。
一飽膻聚蠅,曷與千古傳。
纖云飛四散,皎月標(biāo)中天。
注釋參考
縹囊
用淡青色的絲綢制成的書囊。亦借指書卷。 南朝 梁 蕭統(tǒng) 《<文選>序》:“詞人才子,則名溢於縹囊。” 呂向 注:“縹,青白色;囊,有底袋也,用以盛書?!?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城西開善寺》:“當(dāng)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縹囊紀(jì)慶,玉燭調(diào)辰。” 唐 常袞 《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詩:“縹囊披錦繡,翠軸卷瓊琚?!?清 錢謙益 《移居》詩之二:“典庫收藏三篋在,巾箱裝載五車同。縹囊緗帙紛如畫,好著移居物色中?!?/p>
龍泉
(1).寶劍名。即龍淵。 漢 王充 《論衡·率性》:“棠谿魚腸之屬,龍泉太阿之輩,其本鋌山中之恒鐵也?!?/p>
(2).泛指劍。 唐 李白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詩:“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王琦 注:“龍泉即龍淵也, 唐 人避 高祖 諱,改稱龍淵曰龍泉?!?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 張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龍泉萬卷書; 鶯鶯 有福,穩(wěn)請了五花官誥七香車?!?清 宋玉叔 《<述哀>題后》詩:“我有父兄千載恨,對君霑血拂龍泉?!?/p>
(3).喻行事果斷。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於是乎龍泉獨(dú)斷,龜旐旁求;品命千名,封疆萬戶。” 唐 常袞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有玉壺之清澄,兼龍泉之?dāng)喔??!?/p>
(4).佛寺名。 北周 庾信 《送靈法師葬》詩:“ 龍泉 今日掩,石洞即時封?!?倪璠 注:“《法苑》云: 廬山 西有 龍泉精舍 , 慧遠(yuǎn) 沙門之所立也?!?/p>
(5).常泛指僧院、佛門。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序:“來從 許 下,月旦出於龍泉;言入 蜀 中,星文見於牛斗?!?唐 賈島 《送僧歸太白山》詩:“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p>
(6).噴泉。 南朝 梁 江淹 《游黃蘗山》詩:“陽岫照鸞采,陰谿噴龍泉?!?/p>
趙孟堅(jiān)名句,仲弟借書持要不謹(jǐn)護(hù)有損為之覆背葺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