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樓鑰《送陳表道宰南豐》:
與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
子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
乃翁老從臣,循吏追兩都。
益公工擬人,謂比王仲舒。
積善必余慶,于公大門閭。
子能傳家學,何止讀父書。
執(zhí)喪真有聞,孺慕久不渝。
彈琴不成聲,西上何徐徐。
文場嘗得雋,一跌重嘆吁。
通籍金閨中,夷庚因少迂。
邑中有三曾,聲名照堪輿。
士夫秀而文,比屋多為儒。
萬里此發(fā)軔,胸中有全模。
將別更求言,老馬從問途。
乃翁同汪出,親誼崇終初。
以規(guī)不以頌,不自知其愚。
民社非細事,況此壯大區(qū)。
不飲第一策,精神長有余。
以此奉塵剎,以此當萬殊。
何官不可為,禍福皆在吾。
劇邑最為難,謹畏可無虞。
試看悔吝者,實惟予之辜。
民力久已困,未免索稅租。
欲如古什一,攻瑟難吹竽。
古意行今法,自應知樂輸。
有弊勿遽革,有奸毋亟鋤。
責己重以周,檢束到錙銖。
兩腳踏實地,處事隨精粗。
頑不在斯民,猾不在吏胥。
茍以明恕行,久之定交孚。
為善無近名,實著名與俱。
飲啄信前定,富貴不容圖。
三年報政成,明時其舍諸。
老我世無用,情親肯自疎。
盡此一杯酒,惘然摻子祛。
相依忽成別,加餐意何如。
注釋參考
執(zhí)喪
《禮記·檀弓上》:“ 曾子 謂 子思 曰:‘ 伋 ,吾執(zhí)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七日?!焙笠浴皥?zhí)喪”為奉行喪禮或守孝之稱。《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其執(zhí)喪,哀戚甚悼?!?唐 元稹 《李珝監(jiān)察御史制》:“以爾 珝 文學周敏,操行端方,執(zhí)喪有聞,俯以就制?!?清 魏源 《趙汝愚擁立寧宗論》:“ 孝宗 崩,羣臣疏請執(zhí)喪,而 光宗 不成服,不執(zhí)喪?!?/p>
孺慕
(1).《禮記·檀弓下》:“ 有子 與 子游 立,見孺子慕者, 有子 謂 子游 曰:‘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其是也夫?!?鄭玄 注:“喪之踴,猶孺子之號慕?!焙笾^對父母的哀悼、悼念為“孺慕”。《陳書·孝行傳·司馬暠》:“年十二,丁內(nèi)艱,孺慕過禮,水漿不入口,殆經(jīng)一旬。” 宋 王安石 《祭張安國檢正文》:“君孝至矣,孺慕以至死?!?清 楊潮觀 《寇萊公思親罷宴》:“相公,我在家不敢常提起,也只怕你孺慕終朝淚不乾?!?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章:“ 子桓 之作則宛轉哀鳴,孺慕正深,極力的寫著‘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的悲感?!?/p>
(2).對父母的孝敬。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 毅 皇帝 孝事太后,能先意承志,太后撫之亦慈愛備至,故帝終身孺慕不少衰。”
(3).愛戴;懷念?!逗鬂h書·伏湛侯霸等傳贊》:“ 湛 霸 奮庸,維寧兩邦。 淮 人孺慕, 徐 寇要降?!?南朝 陳 徐陵 《陳文帝哀冊文》:“充窮靡寄,孺慕奚凴?!?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 葵庵 亦以考察去,百姓皆孺慕,送者擁路,至不得行?!?郭沫若 《青年時代·初出夔門》:“但一出 四川 ,外面的情形卻不見得比 四川 進步得怎樣。而在種種的觀感上,反在不識不知之間引起了對故鄉(xiāng)的孺慕?!?/p>
不渝
不改變?!对姟む嶏L·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毛 傳:“渝,變也?!?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風雨急而不輟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薄逗缅蟼鳌返谑嘶兀骸肮?jié)義以不渝為奇,而不渝于曖昧之時為更奇?!?zhou{1-1}恩{1~1}來 《在柬埔寨王國會議和國民議會聯(lián)席會議上的講話》:“維護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國友好合作,是 中國 堅守不渝的外交政策?!?/p>
樓鑰名句,送陳表道宰南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