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莫向河間用,載筆須來闕下游。
出自唐朝韓翃《送李湜下第歸衛(wèi)州便游河北》
莫嗟太常屈,便入蘇門嘯。道在應(yīng)未遲,勿作我身料。
輕云日下不成陰,出對流芳攪別心。萬雉城東春水闊,
千人鄉(xiāng)北晚花深。舊竹青青常繞宅,到時疏曠應(yīng)自適。
佳期縱得上宮游,旅食還為北邙客。路出司州勝景長,
西山翠色帶清漳。仙人磯近茱萸澗,銅雀臺臨野馬岡。
屢道主人多愛士,何辭策馬千馀里。高譚魏國訪先生,
修刺平原過內(nèi)史。一舉青云在早秋,恐君從此便淹留。
有錢莫向河間用,載筆須來闕下游。
注釋參考
有錢
有錢 (yǒuqián) 擁有錢財 be in the money;rich;wealthy河間
河間 (héjiān) 水流方向一致的相鄰河流之間的地區(qū) interfluve載筆
(1).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鄭玄 注:“筆,謂書具之屬?!?孔穎達 疏:“史,謂國史,書録王事者。王若舉動,史必書之;王若行往,則史載書具而從之也。” 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趨事辭宮闕,載筆陪旌棨?!?清 張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雜ji{1-1}元韻》:“從知蒐獵關(guān)戎政,載筆還須付 馬 枚 。”
(2).借指史官?!缎绿茣ゑ宜炝紓鳌罚骸皩υ唬骸氐啦蝗缡毓?,臣職載筆,君舉必書?!?宋 蘇軾 《賜翰林學(xué)士中大夫兼侍讀趙彥若辭免國史修撰不允詔》:“卿學(xué)世其家,宜居載筆之地;官宿其業(yè),已奏殺青之書?!?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載筆者,固未有若 遷 固 者矣。”
南 北朝 時,韻文稱文,散文稱筆。后以載筆指史傳、制疏、表奏一類文字?!读簳と螘P傳》:“ 昉 雅善屬文,尤長載筆?!?明 徐賁 《送曾伯滋赴西河將幕》詩:“知公能載筆,草檄報邊聲。” 劉師培 《論說部與文學(xué)之關(guān)系》:“然艸野載筆,黑白混淆,優(yōu)者足補史冊之遺,下者轉(zhuǎn)昧是非之實?!?/p>
下游
下游 (xiàyóu) 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區(qū) lower reaches (of a river) 比喻落后的地位 backward position韓翃名句,送李湜下第歸衛(wèi)州便游河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