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杜牧《潤州二首》
句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謝眺詩中佳麗地,夫差傳里水犀軍。
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
[潤州城,孫權(quán)筑,號為鐵甕。]
畫角愛飄江北去,釣歌長向月中聞。
揚州塵土試回首,不惜千金借與君。
注釋參考
吳亭
(1).地名,即 庱亭 。在今 江蘇 丹陽縣 東、 武進縣 西, 三國 吳 孫權(quán) 曾射虎于此。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橫弧於 楚 水之蛟,飛鏃於 吳亭 之虎。” 倪璠 注:“ 吳亭 即 庱亭 ?!?/p>
(2).泛指 吳 地之亭。 北周 庾信 《擬連珠》:“若賞其聲, 吳 亭有已枯之竹?!?倪璠 注:“《爾雅》曰:‘東南之美者,有 會稽 之竹箭焉?!?會稽 名 吳 ,故云 吳 亭。”
千里
千里 (qiānlǐ)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放歌
放歌 (fànggē) 放聲歌唱 sing loudly 放歌一曲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昔年
昔年 (xīnián) 前幾年;從前 in former years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杜牧名句,潤州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