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舒岳祥《借成喜杉棚成》:
夏炎已云極,秋暑方自茲。
借成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愛敬客,架杉覆青枝。
赫日辟三舍,鮮飚汎淪漪。
高蟬亦好吟,振響流笙篪。
夜靜明月出,疏影復(fù)陸離。
欹枕寢桃竹,露坐冠筍皮。
凡此暑中事,施之無不宜。
念我逃世難,過用恐禍隨。
昔時半山老,畏熱架條枚。
不知公相貴,清儉諒可思。
我本無家管,祿盡壽有遺。
得此已厚忝,銜感以成詩。
注釋參考
凡此
所有這些。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凡此之輩數(shù)百人,皆忠壯果烈,有智有仁。” 明 吳承恩 《賀思翁受封障詞引》:“凡此寵光,萃於門閥,揆之理義,實有源流?!?/p>
中事
(1).指某時期中重要的事情?!斗Y梁傳·僖公五年》:“無中事而復(fù)舉諸侯,何也?” 楊士勛 疏:“無中事者,謂中間無他事也?!?/p>
(2).正確的事情。《荀子·儒效》:“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無益于理者,廢之;夫是謂之中事?!?/p>
(3).朝廷或?qū)m廷中的事情。《史記·秦始皇本紀》:“今 高 ( 趙高 )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p>
(4).中等案件?!端问贰ば谭ㄖ疽弧罚骸胺矓嘧椬嗒z,每二十緡以上為大事,十緡以上為中事,不滿十緡為小事?!?/p>
合乎事理?!俄n非子·有度》:“巧匠目意中繩,然必先以規(guī)矩為度;上智捷舉中事,必以先王之法為比?!?/p>
之無
(1).之字與無字。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金 元好問 《贈利州侯神童》詩:“極知之無不足訝,更恐洛誦難為功?!?/p>
(2).借指簡單易識之字。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yīng)諧·乍解張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識之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yī)術(shù)》:“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y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p>
不宜
不宜 (bùyí) 不適合,不適宜 unsuitable;inappropriate 這種土壤不宜種花生舒岳祥名句,借成喜杉棚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