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心心智通,佛佛道同。
十方圓滿,八面玲瓏。
施時也三乘教備,坐處也一切法空。
應供而來有不受之受,度世而出得無功之功。
動而常靜,用時彌沖。
處處不乖兮水中夜月,物物斯應兮華上春風。
因緣和合而生,生不可生生。
影生於形,響生於聲。
森羅萬像從崢嶸,虛空廓落無虧盈。
杳杳冥冥,靈靈明明。
是其中之精,非其外之情。
見本家曠古之佛,得自己廣大之經(jīng)。
湛兮若存無跡像,善惡不我相隨行。
物物現(xiàn)成觀自在,人人具足常不輕。
注釋參考
心心
(1).佛教語。指連綿不斷的思想念頭。《仁王經(jīng)·奉持品》:“斷諸功用,心心寂滅,無身心相,猶如虛空?!?五代 齊己 《殘秋感愴》詩:“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p>
(2).猶心愿。 前蜀 貫休 《桐江閑居作》詩之九:“孰知吾所適,終不是心心?!?/p>
(3).彼此間的情意。 隋 江總 《長相思》詩之二:“心心不相照,望望何由知?!?唐 孟郊 《結(jié)愛》詩:“心心復心心,結(jié)愛務在深?!?/p>
(4).一心一意,專心。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職,其職必舉。”
智通
明智通達;智慧無礙?!秴问洗呵铩彿帧罚骸胺蛘h以智通,而實以過悗?!?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是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p>
佛佛
南北朝 時, 夏 主 赫連勃勃 , 南朝 稱其為 佛佛 。見《宋書·索虜傳》。
道同
(1).志趣相投。 唐 韋應物 《移疾會詩因貽諸祠曹》:“道同意暫遣,客散疾徐還?!?/p>
(2).引申為沆瀣一氣。《再生緣》第三六回:“萬般都是你們錯,父子道同害 少華 ?!?/p>
釋正覺名句,偈頌二百零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