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之天地間,當(dāng)以一理推
出自宋代敖陶孫《體齋詩為梁溪馮季求作》:
口復(fù)不自主,來吟體齋詩。
三肅齋中人,問體安措辭。
體卑語近拘,體高語近欺。
耳目口鼻形,人各師其師。
要之天地間,當(dāng)以一理推。
馮侯好史弟,一一清廟姿。
是家好談道,脫略志與皮。
一堂春愔愔,詩禮相娛嬉。
但愧遠(yuǎn)客塵,涴子連理枝。
雖然參自訣,要知不磷緇。
我車得國工,分路有險(xiǎn)夷。
君知魯叟圣,妙在物不遺。
當(dāng)其作春秋,一字如權(quán)錘。
越境惜趙盾,斷謂此語非。
俗儒無已心,望道如隔紕。
閉門畫圓方,用世多參差。
千載堪一咍,汝足未及巇。
馮郎顧我笑,坐久爐煙遲。
黃花粲墻東,青山轉(zhuǎn)墻西。
吾言亦已費(fèi),須君浮一卮。
注釋參考
要之
要之 (yàozhī) 表示下文是總括性的話;要而言之;總之 in a word;in short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濉?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一理
(1).同一準(zhǔn)則?!秴问洗呵铩彿帧罚骸胺蛑紊砼c治國,一理之術(shù)也?!?高誘 注:“身治則國治,故曰一理之術(shù)也?!薄段倪x·陸機(jī)<五等諸侯論>》:“然則八代之制,幾可以一理貫。” 劉良 注:“一理謂合典則也?!薄抖踢z書》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明 胡居仁 《居業(yè)錄·心性》:“天地人物,分雖不同,同此一理?!?/p>
(2).一個(gè)道理。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辨命論》:“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驗(yàn)。” 宋 真德秀 《問格物致知》:“萬物各具一理,萬理同出一原?!薄缎瓦z事》前集:“看破治亂兩途,不出陰陽一理。”
(3).同一地理區(qū)域。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且 吳 與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吳 侵伐,大過五也?!?/p>
(4).溫習(xí)一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吾七歲時(shí),誦《靈光殿賦》,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p>
敖陶孫名句,體齋詩為梁溪馮季求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