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面胭脂,正好頻頻蘸
出自元代王哲《蘇幕遮 秦渡墳院主僧覓》:
善看經(jīng),能禮懺。
金面胭脂,正好頻頻蘸。
轉(zhuǎn)轉(zhuǎn)殷紅紅不淡。
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
仗鉛刀,擎汞鏨。
劈暗鑿昏,并出銀霞艷。
萬道霞光攢一點。
般若波羅,得得無增減。
注釋參考
金面
(1).金色的臉?!稌x書·劉曜載記》:“ 咸和 三年,夜夢三人金面丹脣,東向逡巡,不言而退。”
(2).對他人面容的敬稱。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之九三:“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書瑞奏年豐。”
(3).面子的敬稱。京劇《烏龍院》第三場:“就是他們打算要得罪我,還要看 宋大爺 三分金面哪?!?/p>
(4).指飾金的轡頭。 唐 溫庭筠 《湖陰詞》:“祖龍黃鬚珊瑚鞭,鐵驄金面青連錢?!?唐 溫庭筠 《陳宮詞》:“妓語細腰轉(zhuǎn),馬嘶金面斜?!?/p>
胭脂
胭脂 (yānzhi) 由胭脂蟲雌蟲的干燥身體組成的一種紅色染料;一種化妝用的紅色顏料,也用來畫國畫 rouge;cochineal 胭脂膏子正好
正好 (zhènghǎo) 恰好 just right;just in time;as it happeness 我想派人去叫你們,你們正好來了 不多不少,沒有零頭的 just enough;flat 正好用十秒鐘趕上了公共汽車頻頻
頻頻 (pínpín)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或情況在一定時間或范圍內(nèi)重復出現(xiàn),相當于“屢次”、“連續(xù)多次” frequently 頻頻舉杯王哲名句,蘇幕遮 秦渡墳院主僧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