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雜興十首》:
回首危途尚可驚,三家村里送馀生。
入無奧主常孤立,歸有鄰翁可耦耕。
罵坐不聞因耳重,懸車已決覺身輕。
小詩何必諸公誦,自向閑時詠太平。
注釋參考
罵坐
亦作“罵座”。亦作“罵坐”。漫罵同座的人?!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罚骸佰?灌夫 罵坐不敬,繫居室?!?宋 蘇軾 《會客有美堂周邠長官以詩見寄因和》之一:“頗憶呼盧 袁彥道 ,難邀駡坐 灌將軍 。” 清 黃宗羲 《陳夔獻(xiàn)五十壽序》:“里中有以駡坐自喜,勝流多為所絀?!?清 蒲松齡 《灌仲孺論》:“獨(dú)是粗莽駡座,識者短其無術(shù)?!?李光 《感事寄秋葉用原韻》:“駡座人惟贏一死,叫閽客亦悮三生。”
耳重
重聽,聽覺遲鈍。 唐 張籍 《詠懷》:“眼昏書字大,耳重覺聲高。” 唐 韋蟾 《贈商山僧》詩:“師言耳重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元 劉敏中 《南鄉(xiāng)子·老病自戲》詞:“耳重眼花多,行則欹危語則訛。”
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p>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bai{1*1}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薄杜f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p>
(4).借指七十歲?!吨軙ろf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p>
(5).指隱居不仕?!逗鬂h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yáng)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p>
劉克莊名句,雜興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