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拈花差易耳,三年刻楮欲何如
出自宋代劉克莊《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
百首初成六十馀,朝涂暮改費居諸。
誰將彩筆傳于子,人怪青春小似余。
一笑拈花差易耳,三年刻楮欲何如。
梅兄樗叟俱枯槁,總把風光義讓渠。
注釋參考
拈花
(1).見“ 拈花一笑 ”。
(2).繡花?!缎咽篮阊浴げ倘鸷缛倘鑸蟪稹罚骸澳桥由糜惺诸伾颇苊椠埉孁P,刺繡拈花?!?/p>
刻楮
語本《韓非子·喻老》:“ 宋 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毕螅赶笱?。后因以喻技藝工巧或治學刻苦。 唐 黃滔 《刑部鄭郎中啟》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虛蕪,榮流咳唾,誨以磨鉛未至,刻楮非工。” 宋 陸游 《別曾學士》詩:“畫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明 瞿佑 《歸田詩話·鼓吹續(xù)音》:“仍自為八句題其后云:……半生莫售穿楊技,十載曾加刻楮功。”
何如
何如 (hérú) 如何,怎么樣 how about;why not;what do you think 今日之事何如?!妒酚洝ろ椨鸨炯o》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wouldn’t it be better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劉克莊名句,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