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遣興》:
久矣微官絆此身,柴車歸老亦逢辰。
阮咸臥摘孤風(fēng)在,白墮閑傾一笑新。
萬里馳驅(qū)曾遠戍,六朝涵養(yǎng)忝遺民。
清閑即是桃源境,常笑淵明欲問津。
注釋參考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gong{1*1}產(chǎn){1*1}黨。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jīng)濟部部長。建國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shè)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wù)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馳驅(qū)
(1) [gallop]∶飛馳
策馬馳驅(qū)
(2) [do one's utmost in sb.'s service]∶奔走效力,盡全力效勞
詳細解釋亦作“ 馳敺 ”。亦作“ 馳駈 ”。 1.策馬疾馳?!睹献印る墓隆罚骸拔釣橹段荫Y驅(qū),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薄稘h書·賈山傳》:“又選其賢者使為常侍諸吏,與之馳敺射獵,一日再三出?!?顏師古 注:“敺與驅(qū)同。” 唐 杜甫 《哀王孫》詩:“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待同馳驅(qū)。” 清 楊思圣 《入棧紀(jì)行》:“壯懷在馳駈,漫自賦感遇?!?徐遲 《直薄峨眉金頂記》:“一座大雪山,先顯現(xiàn)了它的腰身,然后顯出了它的高峰群,它的全貌。它如同蠟象,馳驅(qū)而來,無可比擬的巍峨?!?/p>
(2).奔走;效力。 宋 蘇轍 《代張公祭蔡子正資政文》:“聲聞於朝,遂付兵樞,剔朽鉏荒,許之馳驅(qū)。” 清 黃遵憲 《<人境廬詩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學(xué)為詩,后以奔走四方,東西南北,馳驅(qū)少暇,幾幾束之高閣?!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東京學(xué)界告鄉(xiāng)人書》:“今日磨礰學(xué)風(fēng),他日馳驅(qū)國事,離法律之觀念,即寸步不可行?!?/p>
(3).放縱?!对姟ご笱拧ぐ濉罚骸熬刺熘?,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qū)?!?毛 傳:“馳驅(qū),自恣也?!?唐 李德裕 《論游幸狀·人君動敬天道》:“又古人云:‘動人以行不以言,應(yīng)天以實不以文。’伏維陛下稍節(jié)馳驅(qū),以順天意。”
遠戍
(1).謂戍守邊疆。 漢 蔡邕 《述行賦》:“勤諸侯之遠戍兮,侈 申子 之美城?!薄逗鬂h書·龐參傳》:“重之以大軍,疲之以遠戍,農(nóng)功消於轉(zhuǎn)運,資財竭於徵發(fā)?!?明 焦竑 《玉堂叢語·企羨》:“爾鄉(xiāng) 劉司馬 遠戍西鄙,今安否?”
(2).邊境的軍營、城堡。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七:“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明 馮夢龍 《精忠旗·獄中哭啼》:“試看那遠戍埋云,慘慘昏昏。”
六朝
六朝 (Liù-Cháo) the Six Dynasties 六個朝代 合稱中國歷史上均以建康(南京)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和陳 南北朝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六朝法典涵養(yǎng)
涵養(yǎng) (hányǎng) 修養(yǎng) self-restraint;ability to control oneself 很有涵養(yǎng) 滋潤養(yǎng)育 conserve 用造林來涵養(yǎng)水源遺民
遺民 (yímín) 指改朝換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adherents of a former dynasty 泛指大動亂后遺留下來的人民 survivors of a great upheaval陸游名句,遣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