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出回雁峰,明登斬蛟柱
出自唐代耿湋《發(fā)南康夜泊灨石中》:
倦客乘歸舟,春溪杳將暮。
群林結暝色,孤泊有佳趣。
夜山轉長江,赤月吐深樹。
颯颯松上吹,泛泛花間露。
險石俯潭渦,跳湍礙沿溯。
豈唯垂堂戒,兼以臨深懼。
稍出回雁峰,明登斬蛟柱。
連云向重山,杳未見鐘路。
注釋參考
回雁峰
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勢如雁回轉;又相傳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斬蛟
斬殺蛟龍。多謂勇士為民除害。 春秋 楚 次非 斬繞船兩蛟,見《呂氏春秋·知分》; 魯 澹臺子羽 赍璧渡 河 斬蛟,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晉 周處 在 長橋 下斬蛟,見《晉書·周處傳》; 襄陽 太守 鄧遐 入 沔水 斬蛟,見《初學記》卷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此數事皆詩文中有名的典故。 南朝 梁簡文帝 《<da{1*1}法頌>序》:“ 佽飛 案節(jié),不勞斬蛟之劍;虎賁弢羽,豈假鳴烏之射?!?唐 劉禹錫 《壯士行》:“明日 長橋 上,傾城看斬蛟。” 宋 蘇軾 《過木櫪觀》詩:“斬蛟聞猛烈,提劍想崎嶇。”
耿湋名句,發(fā)南康夜泊灨石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