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景古今無盡藏,總歸懶拙一毫端
出自宋代錢聞詩《題米元暉萬里長江圖》:
太湖水入霅溪寒,疊嶂連山幾萬般。
此景古今無盡藏,總歸懶拙一毫端。
注釋參考
古今
古今 (gǔjīn) 古代和現(xiàn)代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今差異無盡藏
(1).佛教語。謂佛德廣大無邊,作用于萬物,無窮無盡?!洞蟪肆x章》十四:“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苞含曰藏?!?唐 法藏 《華嚴探玄記》卷十九:“出生業(yè)用無窮,故曰無盡藏。”
(2).泛指事物之取用無窮者。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明 李贄 《雜說》:“獨自無賴,試取《琴心》一彈再鼓,其無盡藏不可思議,工巧固可思也?!?郭沫若 《天地玄黃·走向人民文藝》:“任何開化民族的古代文藝或未開化民族的現(xiàn)存文藝,都往往蘊含著無盡藏的美?!?/p>
指佛寺中儲積各方所施舍的財物的地方。《太平廣記》卷四九三引 唐 陸長源 《辨疑志·裴玄智》:“ 武德 中,有沙門 信義 習禪,以三階為業(yè),於 化度寺 置無盡藏。 貞觀 之后,捨施錢帛金玉,積聚不可勝計?!?/p>
總歸
總歸 (zǒngguī) 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無論怎樣一定如此,相當于“終究” anyhow;eventually;after all 事實總歸是事實,怎么也抹煞不了懶拙
怠惰笨拙。多表示不汲汲于功名富貴,藏拙自適。 宋 范成大 《晚集南樓》詩:“懶拙已成三昧解,此生還證一圓通。”
嬾拙:疏懶笨拙。 唐 杜甫 《發(fā)秦州》詩:“我衰更嬾拙,生事不自謀?!币槐咀鳌?懶拙 ”。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伊余朽鈍材,嬾拙更無比?!?清 汪懋麟 《焦山》詩之一:“夙負嬾拙性,人事厭城郭?!?/p>
毫端
(1).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逗鬂h書·南匈奴傳》:“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詞:“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2).猶言筆底;筆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序》:“其轉註假借之流,指事會意之類,莫不狀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贈李士云》詩:“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邁陂塘·題陸旉亭小照》詞:“是誰將玉山瓊樹,毫端圖畫偏似?!?/p>
錢聞詩名句,題米元暉萬里長江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