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諸公秉國均,詔條先請惠吾民
出自宋代韓元吉《圣政更新詔書正告訐之罪因得小詩十首》:
元佑諸公秉國均,詔條先請惠吾民。
孤雛腐鼠何勞逐,準擬朝廷政事新。
注釋參考
諸公
(1).眾公卿?!豆騻鳌る[公五年》:“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后稱公,其餘大國稱侯?!?漢 班固 《bai{1*1}虎通·禮樂》:“諸公六六為行,諸侯四四為行?!?/p>
(2).諸多年老長者?!妒酚洝ぬ锸辶袀鳌罚骸?叔 為人刻廉自喜,喜游諸公。” 張守節(jié) 正義:“諸公謂丈人行也。”
(3).泛稱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元 貢師泰 《送江西傅與礪赴廣州教授》詩:“買得 吳 船便欲東,更騎羸馬別諸公?!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叭幌壬?,小弟有個疑難在此,諸公大家參一參?!?/p>
秉國
秉國 (bǐngguó) 執(zhí)掌朝政 rule a country詔條
皇帝頒發(fā)的考察官吏的條令?!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謝移鎮(zhèn)表》:“唯當遵守詔條,貶棄奸慝,平勻徭賦,示以義方?!?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在官有疾犯皆去職》:“邑訓導 張用齋 庸 《送知縣饒公免官還鄉(xiāng)序》云:‘ 洪武 九年秋八月,有司欽奉詔條,凡在官者,其族屬有麗於法,聽其解職還鄉(xiāng)里。’”參見“ 六條 ”。
先請
事先請示?!逗鬂h書·黨錮傳·李膺》:“ 膺 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 朔 ,付 洛陽 獄。受辭畢,即殺之。 讓 訴冤於帝,詔 膺 入殿,御親臨軒,詰以不先請便加誅辟之意?!?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 建武 三年,詔曰:‘吏不滿百石,下至墨綬長相,有罪先請?!?朔 為縣令,法應先請,然后加刑也?!?/p>
韓元吉名句,圣政更新詔書正告訐之罪因得小詩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