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fēng)
出自唐代張九齡《恩賜樂游園宴應(yīng)制》:
寶筵延厚命,供帳序群公。
形勝宜春接,威儀建禮同。
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fēng)。
朝慶千齡始,年華二月中。
輝光遍草木,和氣發(fā)絲桐。
歲歲無為化,寧知樂九功。
注釋參考
晞陽
(1).沐浴于陽光;曬太陽。 三國 魏 嵇康 《五言古意》:“雙鸞匿景曜,戢翼 太山 崖,抗首嗽朝露,晞陽振羽儀。” 明 劉基 《天說上》:“朝菌得濕而生,晞陽而死。”
(2).比喻沐受恩德?!段倪x·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沐髮晞陽,未測涯涘;撫臆論報(bào),早誓肌骨?!?劉良 注:“言沐王之德深,故不測涯際也。” 明 夏完淳 《與李舒章求寬侯氏》:“﹝足下﹞忠謨雅烈,一視齊觀,起腐草而晞陽,立枯骸而骨肉,恩流百口,光映一時(shí)?!?/p>
(3).朝陽。 晉 陸機(jī) 《吳大司馬陸公少女哀辭》:“冉冉晞陽,不遂其茂;曄曄芳華,彫芳落秀?!?/p>
解慍
消除怨怒。語出《孔子家語·辯樂解》:“昔者 舜 彈五絃之琴,造《南風(fēng)》之詩,其詩曰:‘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fēng)之時(shí)兮,可以阜吾民之財(cái)兮?!?唐 張九齡 《恩賜樂游園宴應(yīng)制》詩:“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fēng)?!?清 袁枚 《答某明府書》:“足下解慍處甚多,其速往可也。” 何啟 胡禮恒 《新政論議》:“公平布則郅治可期,有阜財(cái)解慍之風(fēng),無敢怒難言之隱也?!?/p>
從風(fēng)
(1).比喻迅即附和或響應(yīng)?!段淖印ど先省罚骸跋才戊缎模扔婌锻?,則守職者離正而阿上,有司枉法而從風(fēng)。”《漢書·徐樂傳》:“﹝ 陳涉 ﹞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天下從風(fēng)?!?晉 陸機(jī) 《漢高祖功臣頌》:“三王從風(fēng),五侯允集?!薄杜f唐書·鄭畋傳》:“九州相望,初猶豫以從風(fēng);百辟無歸,半狐疑而委實(shí)。” 黃遠(yuǎn)庸 《新舊思想之沖突》:“宿儒大師崛起於前,社會(huì)從風(fēng)於后?!?/p>
(2).隨風(fēng)。 漢 張衡 《南都賦》:“芙蓉含華,從風(fēng)發(fā)榮?!?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參旗九旒,從風(fēng)飄揚(yáng)。”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亞獻(xiàn)終獻(xiàn)》:“迎乾德,祈歲功,乘煙燎,儼從風(fēng)?!?/p>
張九齡名句,恩賜樂游園宴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