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來野渡聞漁笛,霧歛晴天見蜃樓
出自宋代楊億《次韻和衢州席刑部早秋》:
朱火熒熒向夕流,林間一葉忽驚秋。
風來野渡聞漁笛,霧歛晴天見蜃樓。
艷愛芙蓉開幕府,香憐杜若老汀洲。
使君鬢畔多玄發(fā),臨水登山不用愁。
注釋參考
野渡
荒落之處或村野的渡口。 唐 韋應(yīng)物 《滁州西澗》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宋 吳潛 《海棠春·郊行》詞:“云梢霧末,溪橋野渡,盡是春愁落處?!?清 沉自友 《平沙灘》詩:“野渡傷歸客,斜陽冷釣船?!?/p>
漁笛
漁人的笛聲。 唐 杜牧 《登九峰樓》詩:“牛歌漁笛山月上,鷺渚鶖梁溪日斜。” 宋 柳永 《六幺令》詞:“波聲漁笛,驚回好夢,夢里欲歸歸不得?!?清 江昱 《舊縣》詩:“瑟瑟微風發(fā),沙頭漁笛聲?!?/p>
晴天
晴天 (qíngtiān) 天空中沒有云或云很少 sunny day蜃樓
古人謂蜃氣變幻成的樓閣。 宋 陳允平 《渡江云·三潭印月》詞:“煙沉霧迴,怪蜃樓飛入清虛。秋夜長,一輪蟾素,漸漸出云衢。”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飯魚》:“游鱗恨落他人后,桃花流水半含愁。今夜呵,怨氣沖沖結(jié)蜃樓?!?艾青 《年輕的城》詩:“不是瀚海蜃樓,不是 蓬萊 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眳⒁姟?蜃氣 ”。
楊億名句,次韻和衢州席刑部早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