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奩掩月,釵梁拆鳳,秦箏斜雁
出自宋代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
摩訶池上追游路,紅綠參差春晚。
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
挑菜初閑,禁煙將近,一城絲管。
看金鞍爭(zhēng)道,香車飛蓋,爭(zhēng)先占、新亭館。
惆悵年華暗換。
黯銷魂、雨收云散。
鏡奩掩月,釵梁拆鳳,秦箏斜雁。
身在天涯,亂山孤壘,危樓飛觀。
嘆春來只有,楊花和恨、向東風(fēng)滿。
注釋參考
鏡奩
亦作“ 鏡匳 ”。亦作“ 鏡籢 ”。鏡匣?!都本推肪砣骸扮R籢疏比各異工。” 顏師古 注:“鏡籢,盛鏡之器,若今鏡匣也。”《后漢書·皇后紀(jì)上·光烈陰皇后》:“帝從席前伏御牀,視太后鏡奩中物,感動(dòng)悲涕。” 唐 劉禹錫 《傷往賦》:“寳瑟僵兮弦柱絶,瑤臺(tái)傾兮鏡匳空。” 清 龔自珍 《最錄南唐五百字》:“鏡籢屑桂,閬鷁搴蓉。” 巴金 《抹布·母親》:“她穿著一件緊身,正在電燈下面,對(duì)著鏡奩擦粉?!?/p>
釵梁
釵的主干部分。 北周 庾信 《鏡賦》:“懸媚子於搔頭,拭釵梁於粉絮?!?倪璠 注:“言釵梁用粉絮拭之,其色光明也?!?宋 周邦彥 《漁家傲·般涉》詞:“日照釵梁光欲溜,循階竹粉霑衣袖?!?清 龔自珍 《臨江仙》詞之二:“酒渴思茶交午夜,沉煙閒撥釵梁。”
秦箏
古 秦 地(今 陜西 一帶)的一種弦樂器。似瑟,傳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國(guó) 魏 曹丕 《善哉行》:“ 齊 侶發(fā)東舞, 秦 箏奏西音。” 晉 潘岳 《笙賦》:“ 晉野 悚而投琴,況 齊 瑟與 秦 箏?!?唐 岑參 《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詩:“汝不聞 秦 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宋 晏幾道 《蝶戀花》詞:“細(xì)看 秦 箏,正似人情短?!?清 陳維崧 《鷓鴣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詞:“雪登麥積 秦 箏苦,雨歇叢臺(tái) 趙 女嬌。”
斜雁
(1).斜飛的雁群。 唐 李群玉 《九日》詩:“半嶺殘陽銜樹落,一行斜雁向人來?!?/p>
(2).緊貼鬢邊、額上的一種首飾。一說為靨花。 唐 李賀 《惱公》詩:“勻臉安斜雁,移燈想夢(mèng)熊。” 王琦 匯解:“斜雁, 吳正子 以為靨花之類, 曾益 以為首飾?!?/p>
陸游名句,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虛擬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