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吹從中情懶散,彈冠鏡里發(fā)爬沙
出自宋代陽(yáng)枋《賀李萬(wàn)州守夔》:
淵淵圣道浩津涯,萬(wàn)里尋師暮景斜。
濫吹從中情懶散,彈冠鏡里發(fā)爬沙。
蒼龜已卜林間屋,青犢還逢關(guān)上車。
未得乞符求換骨,借間讀易傍梅花。
注釋參考
濫吹
比喻冒充湊數(shù),名不副實(shí)。 南朝 齊 王融 《出家懷道篇頌》詩(shī):“竊服皋門上,濫吹 淄 軒下。”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xué)士太夫人文》:“愚亦乘喧濫吹,謬列莖英。” 宋 王禹偁 《謫居感事》詩(shī):“叨榮偕計(jì)吏,濫吹謁春司?!眳⒁?jiàn)“ 濫竽 ”。
從中
從中 (cóngzhōng) 從…人或事物之中 from among 從這(那)里 therefrom 這種使用中材料的展覽可以使人們從中獲得客觀的情報(bào)懶散
懶散 (lǎnsǎn) 懶惰散漫 indolent;sluggish;negligent 令人懶散的夏天彈冠
(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冻o·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p>
(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shī):“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予乃彈冠拭目,拜而窺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p>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內(nèi)無(wú) 金 張 之援,外乏彈冠之友?!?宋 孫光憲 《北夢(mèng)瑣言》卷七:“ 唐 襄陽(yáng) 孟浩然 ,與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wú)消息,乃入京謁之?!?王闿運(yùn) 《上曾總督書(shū)》:“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時(shí)相夕貶而黨與并空?!?/p>
(4).指為官。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shī):“十五好詩(shī)書(shū),二十彈冠仕?!?宋 陸游 《憶昔》詩(shī):“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游?!眳⒁?jiàn)“ 彈冠相慶 ”。
爬沙
(1).在沙土地上爬行。 唐 韓愈 《月蝕詩(shī)效玉川子作》:“爬沙腳手鈍,誰(shuí)使女解緣青冥?!迸?,一作“杷”、“把”。 元 張憲 《聽(tīng)雪齋》詩(shī):“撲紙春蟲(chóng)亂,爬沙夜蟹行。” 清 查慎行 《鱟魚(yú)》詩(shī):“爬沙苦無(wú)力,安用十二足?”
(2).指緩慢爬行。 宋 岳珂 《桯史·鱉渡橋》:“昔有人得一鱉,欲烹而食之,不忍當(dāng)殺生之名,乃熾火使釜水百沸,橫篠為橋。與鱉約曰:‘能渡此,則活汝。’鱉知主人以計(jì)取之,勉力爬沙,僅得一渡。”
陽(yáng)枋名句,賀李萬(wàn)州守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