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覯《自詠》:
俗態(tài)共紛紛,吾心誰與論。
幾因清夜夢,還見古人魂。
圣域寧無樂,文家別有尊。
此身聊自足,獨恐累兒孫。
注釋參考
圣域
猶言圣人的境界?!稘h書·賈捐之傳》:“臣聞 堯 舜 ,圣之盛也, 禹 入圣域而不優(yōu)?!?唐 韓愈 《進學解》:“是二儒( 孟軻 、 荀卿 )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絶類離倫,優(yōu)入圣域?!?明 徐愛 《<傳習錄>卷上按語》:“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yǎng)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p>
無樂
不舉樂?!洞蟠鞫Y記·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獻之禮,無介無樂?!?/p>
(1).沒有欲樂?!读凶印ぶ倌帷罚骸盁o樂無知,是真樂真知?!薄痘茨献印ぴ烙枴罚骸澳苤领稛o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p>
(2).指無可樂之事。 晉 陶潛 《雜詩》之五:“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文家
(1).崇尚文禮的朝代。《公羊傳·隱公元年》“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漢 何休 注:“嫡子有孫而死,質家親親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孫。”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皇后有諡,起於 東漢 ……然則質家尚單,文家尚復,后世或用復諡?!?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答問》:“ 周 ,文家也?!?/p>
(2).文章家,作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 桓譚 稱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華而不知實覈,或美眾多而不見要約?!?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李溫陵相》:“ 晉江公 居破廟五年,乞歸之疏,幾七十上,每篇有一議論,初不重復,且詞理燦然明白,真是文家老手。”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即其他評騭之士,以至學者文家,雖意主和平,不與世迕,而見此唯物極端,且殺精神生活,則亦悲觀憤嘆?!?/p>
李覯名句,自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