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時《送胡康侯使湖南》:
北溟有潛鱗,其廣數(shù)千里。
揚鬐厲東海,泛泛等蜉蟻。
百川競奔注,漫不見涯涘。
寄之天地間,大澤礨空耳。
胡侯荊山資,妙質(zhì)久礱砥。
飛聲動旒冕,持節(jié)照湘水。
功名與時會,事道從此始。
驊騮駕駕車,夷路道九軌。
朝燕暮騰越,快意未為喜。
圣門學(xué)須強,一簣?zhí)澘蓯u。
擴之天地寬,于道乃云邇。
為士貴弘毅,無忘味斯旨。
注釋參考
飛聲
猶揚名。 漢 張衡 《思玄賦》:“有無言而不酬兮,又何往而不復(fù);盍遠跡以飛聲兮,孰謂時之可蓄?!薄端螘ざY志三》:“所以職祭罔諐,氣令斯正,鴻名稱首,濟世飛聲?!?唐 李白 《當(dāng)涂李宰君畫贊》:“縉云飛聲, 當(dāng)涂 政成。” 清 錢謙益 《山東按察司按察使陶朗先授通議大夫制》:“飛聲南署,著績東藩。”
旒冕
(1).即冕旒。 清 黃遵憲 《西鄉(xiāng)星歌》:“上有一人戴旒冕,是為日神之子天帝孫?!?/p>
(2).謂戴冕旒。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更生佛》:“吏引入殿下,王者旒冕坐其上?!眳⒁姟?冕旒 ”。
(3).借稱帝王。《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鬯齊云終,折旋告罄。穆穆旒冕,藴誠畢敬?!薄稑犯娂そ紡R歌辭十·隋太廟歌》:“饗禮具,利事成。佇旒冕,肅簪纓。” 宋 王禹偁 《擬留侯與四皓書》:“ 良 愿先生……俯降殿庭,辱對旒冕,定下之惑,決君之疑?!?/p>
持節(jié)
[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拿看旄節(jié)。節(jié),旄節(jié),也叫符節(jié),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 匈奴使留 漢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詳細解釋(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zhí)符節(jié)以為憑證。《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是日令 馮唐 持節(jié)赦 魏尚 ,復(fù)以為 云中 守。” 唐 韓愈 《送殷員外序》:“丞相其選宗室四品一人,持節(jié)往賜君長,告之朕意?!?明 張煌言 《曹云霖中丞<從龍詩集>序》:“予亦奉命持節(jié)護 張侯軍 ?!?/p>
(2).官名。 魏 晉 以后有使持節(jié)、持節(jié)、假節(jié)、假使節(jié)等,其權(quán)大小有別,皆為刺史總軍戎者。 唐 初,諸州刺史加號持節(jié),后有節(jié)度使,持節(jié)之稱遂廢?!赌鲜贰ひ孽鰝魃稀ち忠貒罚骸霸t以為持節(jié),督緣海諸軍事,威南將軍, 林邑王 ?!眳㈤啞端螘ぐ俟僦旧稀?、《舊唐書·職官志三》、《新唐書·百官志四下》。
(3).保持節(jié)操。 明 李東陽 《贈右諭德謝君序》:“推是以往,則其他日必能持節(jié)秉義,不為諛説骫行以負天下,豈獨以文章占之哉!”
湘水
即 湘江 。 漢 東方朔 《七諫·哀命》:“測 汨羅 之 湘水 兮,知時固而不反?!?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永負 漢 庭哭,遙憐 湘水 魂。” 魯迅 《湘靈歌》:“昔聞 湘水 碧如染,今聞 湘水 胭脂痕。”
楊時名句,送胡康侯使湖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