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新詞宛轉輪流相傳,振袖傾鬟在風露前。
月落烏啼云雨消散,游童在路上拾花鈿。
注釋
遞相:輪流更換。
鬟(huán):環(huán)形發(fā)髻。
花鈿(diàn):女性的一種首飾。
踏歌詞四首·其三問答
問:《踏歌詞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誰?
答:踏歌詞四首·其三的作者是劉禹錫
問:踏歌詞四首·其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踏歌詞四首·其三是唐代的作品
問:踏歌詞四首·其三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出自 唐代劉禹錫的《踏歌詞四首·其三》
問: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的下一句是 月落烏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
問:出自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踏歌詞四首·其三賞析
首句的“新詞”,表示當時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興抒懷、脫口而出的新曲,悠揚宛轉,十分悅耳動聽,并一遞一句接連不歇。這句雖用平述記敘的語氣,卻寄寓著作者對民間男女的無上智慧和藝術才能的贊賞與稱頌。第二句用“振袖傾鬟”來寫他們的舞姿情態(tài),活現(xiàn)出當時那些跳舞者熱烈的情緒和狂歡的情景?!霸侣錇跆湓朴晟ⅰ笔钦f他們歌舞竟夜,直至天明。從意思上講,狂歡之夜的情景已經(jīng)寫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鈿”一語,對狂歡之夜做了無聲的渲染。次日,游童們沿路去拾取女郎遺落的花鈿(女子的首飾),花鈿遺落滿地而不覺,可知當時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歡之中。這種從側面的、啟人想象的寫法,其含意的豐富和情味的悠長,更勝于正面的描寫。這使我們聯(lián)想到畫家齊白石在藝術構思上的一個故事,一次,齊白石畫“蛙聲十里出山泉”詩意,但畫家在畫面上并沒有畫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幾個蝌蚪來表現(xiàn),從而調(diào)動人們的想象,使人聯(lián)想到“蛙聲十里”的喧囂情景。藝術巨匠們的構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褚斌杰)
- 偈六十三首人天普集,龍象交參。大事全彰,云何不顧。須待提綱舉要,鼓唱玄風。蔟錦攢花,以為諦當。都無所益,枉費心機。奈緣中下之流,無由湊泊。
- 論河蟹色赤色卻如河蟹色,麻頭秀項極難得。棗紅牙齒盡相宜,只恐項光頭又黑。
- 風流子飛瓊神仙客,因游戲、誤落古桃源。藉吟箋賦筆,試融春恨,舞裙歌扇,聊應塵緣。遣人怨,亂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還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隨輕夢,身墮愁邊。風流休相誤,尋芳縱來晚,尚有它年。只為賦情不淺,彈淚風前。想霧帳吹香,獨憐奇俊,露杯分酒,誰伴嬋娟。好在夜軒涼月,空自團圓。月軒,其號也。
- 先幾吟先幾能識是吾儕,慎勿輕為世俗咍。把似眾中呈丑拙,爭如靜里且談諧。奇花萬狀皆輸眼,明月一輪長入懷。似此光陰豈虎過,也知快活作人來。
- 寄劉伯山魁梧任嘲劇,短少蓋風流。邂逅為頤解,殷勤成刺投。遙知江夏閣,不減仲宣樓。頗愿相從去,湖南兵未休。
- 點絳唇春曉輕雷,采蘋洲上清明雨。亂云遮樹。暗澹江村路。今夜歸舟,綠潤紅香處。遙山暮。畫樓何許。喚取潮回去。
- 景祐釋奠武成王六首獵涓之陽,理冥嘉應。非龍非彪,聿求元圣。平易近民,五月報政。禮典之崇,于斯為盛/
- 梅夏應教詩長廊連紫殿。細雨應黃梅。浮云半空上。清吹隔池來。集鳳桐花散。勝龜蓮葉開。幸逢為善樂。頻降濟時才。
- 雨晴溪雨生流水,山晴出白云。花來風逐農(nóng),泥遣燕紛紛??吐藩q千里,春光已十分。歸從都下者,相遇說新聞。
- 頌古三首巖頭一拶,虛空迸裂。父子不傳,神仙妙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