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
驚霜莫翦春,翦春無光輝。
零落小花乳,斕斑昔嬰衣。
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歸。
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見花。
哀哀孤老人,戚戚無子家。
豈若沒水鳧,不如拾巢鴉。
浪鷇破便飛,風(fēng)雛裊相夸。
芳嬰不復(fù)生,向物空悲嗟。
應(yīng)是一線淚,入此春木心。
枝枝不成花,片片落翦金。
春壽何可長,霜哀亦已深。
常時洗芳泉,此日洗淚襟。
兒生月不明,兒死月始光。
兒月兩相奪,兒命果不長。
如何此英英,亦為吊蒼蒼。
甘為墮地塵,不為末世芳。
踏地恐土痛,損彼芳樹根。
此誠天不知,翦棄我子孫。
垂枝有千落,芳命無一存。
誰謂生人家,春色不入門。
冽冽霜殺春,枝枝疑纖刀。
木心既零落,山竅空呼號。
班班落地英,點點如明膏。
始知天地間,萬物皆不牢。
哭此不成春,淚痕三四斑。
失芳蝶既狂,失子老亦孱。
且無生生力,自有死死顏。
靈鳳不銜訴,誰為扣天關(guān)。
此兒自見災(zāi),花發(fā)多不諧。
窮老收碎心,永夜抱破懷。
聲死更何言,意死不必喈。
病叟無子孫,獨立猶束柴。
霜似敗紅芳,剪啄十數(shù)雙。
參差呻細風(fēng),噞喁沸淺江。
泣凝不可消,恨壯難自降。
空遺舊日影,怨彼小書窗。
注釋
全唐詩:卷381-18
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問答
問:《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的作者是誰?
答: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的作者是孟郊
問: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是唐代的作品
問: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凍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凍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飛 出自 唐代孟郊的《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
問:凍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凍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飛 的下一句是 驚霜莫翦春,翦春無光輝。
問:出自孟郊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郊名句大全
- 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其二洛州上陽宮樹影,不隨寒波流。天津橋下石,激響無時休。至清自照物,遇險豈能柔。東過白馬去,凡經(jīng)幾千秋。
- 謝人送壑源絕品云九重所賜也三伏汗如雨,終朝沾我裳。誰分金掌露,來作玉溪涼。別甑炙炊飯,小爐深炷香。曲生何等物,不與汝同鄉(xiāng)。
- 曲江重陽煙描水寫老秋容,嶺外秋容也自濃。如見大賓新露菊,若歌商頌曉風(fēng)松。插花醉照濂溪井,吹發(fā)慵登帽子峰。莫問明年衰與健,茱萸何處不相逢。
- 又次韻二首賦詩誰復(fù)待沈香,澒洞乾坤走險忙。寂寂春光傷感處,瘦來不是沈東陽。
- 一落索 新柳陌上東風(fēng)初轉(zhuǎn)。暗黃猶淺。金鞭拂雪記章臺,是幾度、朱門掩。千縷柔絲迎面。吹笙人遠。妝樓妒冷繡簾垂,恐誤了、雙雙燕。
- 演興四首訟木魅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見樗栲兮相陰覆,憐梫榕兮不豐茂;見榛梗之森梢,閔樅橎兮合蠹。槢橈橈兮未堅,椲桹桹兮可屈。櫁本本樽兮不香,拔豐茸兮已實。豈元化之不均兮,非雨露之偏殊。諒理性之不等于順時兮,不如瘱吾心以冥想,終念此兮不怡。儓予莫識天地之意兮,愿截惡木之根,傾梟獍之古巢,取□童以為薪。割大木使飛焰,徯枯腐之燒焚。實非吾心之不仁惠也,豈恥夫善惡之相紛。且欲畚三河之膏壤,裨濟水之清漣。將封灌乎善木,令橚橚以梴梴。尚畏乎眾善之未茂兮,為眾惡之所挑凌。思聚義以為曹,令敷扶以相勝。取方所以柯如兮,吾將出于南荒。求壽藤與蟠木,吾將出于東方。祈有德而來歸,輔神檉與堅香。且憂颙之翩翩,又愁狖之奔馳。及陰陽兮不和,惡此土之失時。今神檉兮不茂,使堅香兮不滋。重嗟惋兮何補,每齊心以精意。切援祝于神明,冀感通于天地。猶恐眾妖兮木魅,魍魎兮山精,上誤惑于靈心,經(jīng)紿于言兮不聽。敢引佩以指水,誓吾心兮自明。
- 贛州上清道院呈姚雪蓬短墻不礙遠山青,無事燒香讀道經(jīng)。時把一杯非好飲,客懷宜醉不宜醒。
- 貽正仲月生鯨海上,人在雁蒼中。一巘環(huán)村轉(zhuǎn),雙溪到海同。百年能幾見,七十有三翁。為此當心惻,詩成走遞筒。
- 海棠翠萼凌晨綻,清香逐處飄。高低臨曲檻,紅白間纖條。潤比攢溫玉,繁如簇絳綃。盡堪圖畫取,名筆在僧繇。
- 訴衷情(牡丹)亂紅深紫過群芳。初欲減春光?;ㄍ踝杂袠烁瘢瑝m外鎖韶陽。留國艷,問仙鄉(xiāng)。自天香。翠帷遮日,紅燭通宵,與醉千場。
- 亭臺隨處有,爭敢比忘筌。——— 白居易奉和李大夫題新詩二首各六韻·忘筌亭
- 祠官請已再,郵傳報何疏——— 趙蕃呈李知卿法曹
- 贈遠屢攀折,柔條安得垂。——— 孟郊折楊柳
- 川原無稼穡,日月翳光輝。——— 皇甫冉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
- 莫冬一丈長安雪,壯士臨風(fēng)獨慨慷——— 晃沖之次四兄韻效李義山
-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沈佺期雜詩三首(一本連前春閨作雜詩四首)
- 金屋重重春睡暖,傍翠偎香步步——— 趙必賀新郎(用張小山韻賀小山納婦)
- 仆射不解事,居士偶題木——— 鄭清之諸君和篇摩壘致師不容閉壁再繹前韻
- 昔日征黃綺,余慚在鳳池。——— 李德裕訪韋楚老不遇
- 困窮已甚情當察,富貴徐來味更長——— 劉宰送鐘元達赴馀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