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刺史廟
問之耆老此為誰,唐大歷中吳刺史。
刺史為民開陂湖,故跡猶傳堰九里。
年很小鼓報豐穰,決渠為雨潤澤美。
遺愛有橋名懷恩,姓名不載太史氏。
昔漢吳公治第一,列傳寂寂名無紀(jì)。
刺史豈其苗裔歟,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書荊公詩,蘭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只稱王長官,有功于民蓋一揆。
吾聞是邦多賢守,裴王碑字顏與李。
惟侯盛德著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圯。
廣德湖為鴻隙陂,召棠欒社誰敢毀。
秔稌充羨侯之賜,廟食辰存如此水。
吳刺史廟問答
問:《吳刺史廟》的作者是誰?
答:吳刺史廟的作者是王應(yīng)麟
問:吳刺史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吳刺史廟是宋代的作品
問: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出自 宋代王應(yīng)麟的《吳刺史廟》
問: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的下一句是 問之耆老此為誰,唐大歷中吳刺史。
問:出自王應(yīng)麟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應(yīng)麟名句大全
- 又用韻示長兒向來枯卉亦生芝,種學(xué)才深可瑞時。語海方知蝸井淺,培風(fēng)當(dāng)使翼云垂??赡苋芜\(yùn)如彭澤,也要名家似蜀眉。理義本來非外鑠,自求兩字盍觀頤。
- 吉州圓上人之浙廬陵米價沒譊訛,半說低兮半說高。此話要圓緘卻口,聽他江浙鬧嘈嘈。
- 錦屏山分命吁嚀詔旨寬,書歸聊憩錦屏山。寺門一路煙霞外,邑屋千家紫翠間。城山鼓鼙催日暮,雨中桃李報春還。江流此去朝宗急,遠(yuǎn)跡何時遂剛環(huán)。
- 夜聞秋聲西南振響使人驚,未必秋聲作此聲。萬騎奔馳鼙鼓動,千夫翻踏桔槹鳴。初疑潮汐還疑雨,只在山林不在城。人道今年豐稔兆,燈前起舞待天明。
-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當(dāng)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盈盈淚眼。漫向我耳邊,作萬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難見。待信真?zhèn)€,恁別無縈絆。不免收心,共伊長遠(yuǎn)。
- 峴潭作石潭傍隈隩,沙岸曉夤緣。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鳊。美人騁金錯,纖手膾紅鮮。因謝陸內(nèi)史,莼羹何足傳。
- 麥秋和所盤休字韻片片桃花逐水流,三分春色二分休。禁煙時節(jié)家家雨,種麥田園處處秋。山際夕陽猶觳{觳右換束},林梢曉露忽軥辀。客中物候催人老,那更分成兩地愁。
- 秋夜有感萬斛秋愁強(qiáng)自寬,夜深風(fēng)露伴孤寒??蓱z萬里長空月,只得窗前一片看。
- 賦張以道寒綠領(lǐng)略一軒寒綠,掃除萬種春紅。飽取披煙沐雨,全勝抹月批風(fēng)。
- 理故書二首軸猶插高架,檠已棄低墻。可惜亡三篋,安能讀一箱。自慚伯仁退,不及阿宜長。但憶初強(qiáng)記,誰知晚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