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花·詠題
花腮藏翠,高節(jié)穿花遮護(hù)。
重重蕊葉相憐,似青帔艷妝神仙侶。
正武陵溪暗,淇園曉色,宜望中煙雨。
向暖景、誰見斜枝處。
喜上苑韶華漸布。
又似瑞霞低擁,卻恐隨風(fēng)飛去。
要留最妍麗,須且閑憑佳句。
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畫圖取。
注釋
帔(pèi):古代的一種服裝,即裙裝。
武陵溪:神仙居住的地方。相傳東漢劉晨、阮肇入天臺山,迷不得返,饑食桃果,尋水得大溪,溪邊遇到仙女,獲款留,及出,已歷七世。復(fù)往,不知何所。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
淇園:古代衛(wèi)國園林名,產(chǎn)竹,在今淇縣西北。這里指如淇園般的竹林美景。
上苑: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韶華:美好的時(shí)光。
且:暫時(shí)。
憑:依靠。
佳句:詩詞篇章等文字。
徐熙:五代南唐畫家,鐘陵人。善畫花鳥,長于寫生。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鋪殿花》:“江南徐熙輩,有于雙縑幅素上,畫叢艷疊石,傍出藥苗,雜以禽鳥、蜂、蟬為妙。”叢艷,群芳。
夾竹桃花·詠題問答
問:《夾竹桃花·詠題》的作者是誰?
答:夾竹桃花·詠題的作者是曹勛
問:夾竹桃花·詠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夾竹桃花·詠題是宋代的作品
問:夾竹桃花·詠題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絳彩嬌春,蒼筠靜鎖,掩映夭姿凝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絳彩嬌春,蒼筠靜鎖,掩映夭姿凝露 出自 宋代曹勛的《夾竹桃花·詠題》
問:絳彩嬌春,蒼筠靜鎖,掩映夭姿凝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絳彩嬌春,蒼筠靜鎖,掩映夭姿凝露 的下一句是 花腮藏翠,高節(jié)穿花遮護(hù)。
問:出自曹勛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勛名句大全
- 過大孤山有形天地分,設(shè)險(xiǎn)山河壯。孤山鎮(zhèn)南服,峨峨楚之望。中立亡所倚,屹然怪其狀。石嵾入春空,翠柱搘秋浪。片時(shí)起雪痕,萬頃排霜杖。噫氣專呼吸,橫流以溟漲。行人多躁進(jìn),那解明得喪。不顧風(fēng)濤險(xiǎn),半就江魚葬。掛席經(jīng)其旁,往往乞靈貺。遂因孤獨(dú)名,塑立輕盈像。綽約姑射姿,夢魂巫峽想。如何方面祠,終古承其妄。五岳視三公,降殺不過兩。不然為子男,何以通祀享。四氣均分風(fēng),條融各有掌。避其狂怒勢,亦可利攸往。亭育天地心,憑險(xiǎn)恣蕩漾。正直鬼神德,非名奚獨(dú)饗。不使悔吝侵,庶幾忠信仗。在人不在神,勿為虛稽顙。
- 歲暮雜感十首為臧為否兩磋跎,搔首乾坤踏踏歌。萬事拼同駢拇視,浮生無奈繭絲多。頻年蹤跡隨波活,大半光陰被墨磨。匣里龍泉吟不住,問予何日斫蛟鼉。
- 送韓湘赴江西從事年少登科客,從軍詔命新。行裝有兵器,祖席盡詩人。細(xì)雨湘城暮,微風(fēng)楚水春。潯陽應(yīng)足雁,夢澤豈無塵。猿叫來山頂,潮痕在樹身。從容多暇日,佳句寄須頻。
- 奚山道中山路縈回極險(xiǎn)難,才經(jīng)深澗又高原。順風(fēng)沖激還吹面,滟水堅(jiān)凝幾敗轅。巖下有時(shí)逢虎跡,馬前頻聽異華言。使行勞苦誠無憚,所喜殊方識漢恩。
- 過金臺天氣頓熱三首入到船中氣郁蒸,出來船外日侵陵。綠波欲沸清何在,青蓋張來似不曾。
- 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近山氣候易涼溫,云為陰晴半吐吞。草木趨新千萬態(tài),蕓蕓何者是歸根。
- 再題石鼓石鼓韓歌掘臼科,弗知其意所云何?茲因考古十之質(zhì),爰命圖真一有窠。慨嘆曾充舂杵用,傷形已閱歲年多。言行國學(xué)歷珍弆,重道崇文功不磨。
- 金陵雜興二百首萬鑰深深待駕臨,府藏戈甲庫黃金。規(guī)恢畫餅翻增弊,孤負(fù)先皇一片心。
- 江石勢橫截江虎踞足,白龜卻行馮夷哭。大川當(dāng)時(shí)波沄沄,石也如此受命獨(dú)。水石擊撞無了時(shí),因危見節(jié)乃見奇。世間大有胡廣輩,欠讀澗民江石詩。
- 白醉處世難獨(dú)醒,時(shí)作映檐醉。年少足裘馬,安知老夫味。天梳與日帽,且免供酒事。謫居幸三適,得此更慙愧。向來六逍遙,特書見清異。君家老希夷,相求諒?fù)瑲?。曲身成直身,朝寒俄失記。醉中知其天,不飲乃同意。書生暫奇溫,難語純綿麗。
-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來迎——— 陳毅乘車過雪峰
- 了知自是一丘壑,不與金精為附庸。——— 陸游贛士曾興宗字光祖以其居篔谷圖來求詩
- 夜魄花離星舍,花春膏浹大花田——— 宋祁季春八日喜雨答李都官
- 南聽鴻雁盡,西見招搖轉(zhuǎn)。——— 儲光羲秋次霸亭寄申大
- 月斜欹帽影,霜重濕裘茸。——— 陸游沔陽夜行
- 莫言疊石小風(fēng)景,卷簾看盡銅官山——— 蘇軾題陳公園
- 多少行云在巫峽,謾將詩思惱襄王——— 華岳呈王君庸
- 調(diào)曰商調(diào),曲名蝶戀花——— 佚名蝶戀花(商調(diào)十二首之一)
- 詩本例分上下編,率當(dāng)一百冊余篇——— 乾隆詩本
- 一莖新鬢白,數(shù)點(diǎn)晚山青——— 劉克莊嵩溪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