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娟娟:美好貌,言月光皎潔,月色嫵媚。
姮娥:即嫦娥。姮,音héng。
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問答
問:《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的作者是誰?
答: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的作者是楊基
問: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是明代的作品
問: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出自 明代楊基的《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
問: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的下一句是 花月兩模糊,隔窗看欲無。
問:出自楊基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基名句大全
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賞析
這是一闋以機趣見巧的小詞。似若詠物,實系喻理。其所表現的“理”,初一讀再也簡單不過,梨花在與皎月爭勝斗艷。上片說因為有月光,雪樣白的梨花被淹化了,分不清“花月”。誠然,這也可謂以月色比襯花容。下片推過一層,在無月的黑夜,梨花的堪稱“花容月貌”的冷艷之色全顯,那可就獨占了“春色”了。細一想,有了上片月色相比,那“花月兩模糊”之“模糊”其實已寫足了梨花之潔白,則不必再贅述“今夜黑”之背景襯托。這種“讓他春色多”的虛榮好勝心性仿佛有點病態(tài)。再往里想,不免悲哀,楊基似乎傻氣十足地在“笑姮娥”,“讓他”獨占春色,自我表現,其實是在講:不是“花”太白,那是因為“夜”太黑。這很驚悚。表現才華,逞露個性,不一定得在夜色如墨的背景前。在黑夜中多幾分春色,難說就值得驕傲。不必深究詞人是否有意“寄托”,也許他在逞才炫巧。但即使如此,詞在客觀效果上表述了與“疾風知勁草”相類的命題,只是“勁草”悲壯,“梨花”則悲苦味濃。
- 挽黃提舉震三章當年時事誰,咄咄賦歸與。同是無枝鵲,危如游釜魚。偷生盟世好,訪遠記山居。已矣向誰慟,兒孫書滿廬。
- 七哀詩三首·其三邊城使心悲,昔吾親更之。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百里不見人,草木誰當遲。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行者不顧反,出門與家辭。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天下盡樂土,何為久留茲。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
- 謝田賢良送蓮藕京陌塵埃渴肺腸,藕蓮分惠帶湖香。羨君一葉穿花底,醉吸荷筒月露涼。
- 句江淮十載警胡塵,底事磨崖未勒勛。聞道本朝還遣使,且令諸將各收軍。
- 邳丹兵連二郡可成功,何事思歸怯戰(zhàn)攻。決策南征河北定,興邦只在一言中。
- 臨江仙(與劉拐)聞道洛陽花正好,家家遮戶春風。道人飲處百壺空。年年花下醉,看盡幾番紅。此拐又從何處去,飄蓬一任西東。語聲雖異笑聲同。一輪清夜月,何處不相逢。
- 十二月十七日宰執(zhí)率百官請大行皇帝謚于南郊卻向慈云嶺上還,梅花合道日籠山。馬蹄十里搖歸夢,疑在小園松竹間。
- 再登垂虹亭三首宿酲作惱未惺松,一對湖光酒病空。身到吳中無好處,三年兩度上垂虹。
- 天爵山耕者志於食,否則餒繼之。學者志於道,一為好爵縻。本自不營利,間或與利期。朝日入而處,暮日仰而思。浮云蔽蔀屋,見前當自知。
- 百字令(壽南枝)詔飛天上,看金狨系馬,西湖風月。朝罷香煙攜滿袖,身在瓊樓玉闕。錦繡肝腸,珠璣欬唾,綠鬢非華發(fā)。與誰經濟,河山應笑吳越。且把春酒尋梅,年年眉壽,坐對南枝發(fā)。兵衛(wèi)朱門生畫戟,醉舞塵生羅襪。山面高堂,溪浮新艦,留取邦人說。等閑馀事,一時如此奇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