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樊口鄭石谷問答
問:《寄樊口鄭石谷》的作者是誰?
答:寄樊口鄭石谷的作者是張埴
問:寄樊口鄭石谷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寄樊口鄭石谷是宋代的作品
問:春日曾交問,炎天不欲書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春日曾交問,炎天不欲書 出自 宋代張埴的《寄樊口鄭石谷》
問:春日曾交問,炎天不欲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日曾交問,炎天不欲書 的下一句是 變慚吾事謬,豈愿后人疏。
問:出自張埴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埴名句大全
- 樟樹樛枝平地虬龍走,高干半空風(fēng)雨寒。春來片片流紅葉,誰與題詩放下灘。
- 頌古四十五首相公問道古來有,指水指天只藥山??偸侵粓@聽法者,如今分布在人間。
- 水仙謠水客夜騎紅鯉魚,赤鸞雙鶴蓬瀛書。輕塵不起雨新霽,萬里孤光含碧虛。露魄冠輕見云發(fā),寒絲七炷香泉咽。夜深天碧亂山姿,光碎平波滿船月。
- 右軍留女帖贊或真或摹,斯焉取諸,是出于偃月儲(chǔ)。垂胄同仇,于門之魚,予將比乎邾。
- 八月六日作四首日離黃道十年昏,敏手重開造化門?;鸬蹌?dòng)爐銷劍戟,風(fēng)師吹雨洗乾坤。左牽犬馬誠難測,右袒簪纓最負(fù)恩。丹筆不知誰定罪,莫留遺跡怨神孫。金虎挻災(zāi)不復(fù)論,構(gòu)成狂猘犯車塵。御衣空惜侍中血,國璽幾?;屎笊怼D霸未能知盜道,飾非唯欲害仁人。黃旗紫氣今仍舊,免使老臣攀畫輪。簪裾皆是漢公卿,盡作鋒铓劍血醒。顯負(fù)舊恩歸亂主,難教新國用輕刑。穴中狡兔終須盡,井上嬰兒豈自寧。底事亦疑懲未了,更應(yīng)書罪在泉扃。坐看包藏負(fù)國恩,無才不得預(yù)經(jīng)綸。袁安墜睫尋憂漢,賈誼濡毫但過秦。威鳳鬼應(yīng)遮矢射,靈犀天與隔埃塵。堤防瓜李能終始,免愧于心負(fù)此身。
- 晚歸嚴(yán)明府題門降士林沾蕙草寒,弦驚翰苑失鴛鸞。秋中回首君門阻,馬上應(yīng)歌行路難。
- 偈頌一百五十首修行作佛人無數(shù),捏目無非是亂花。十劫坐來還懡?,不圖打草要驚蛇。
- 次韻李公擇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無錫銅瓶手自持,新芽顧渚近相思。故人贈(zèng)答無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時(shí)。蟹眼煎成聲未老,兔毛傾看色尤宜。槍旗攜到齊西境,更試城南金線奇?!唇鹁€泉,在齊州城南?!敌略姂B(tài)度靄春云,肯把篇章妄與人。性似好茶常自養(yǎng),交如泉水久彌親。睡濃正想羅聲發(fā),食飽尤便粥面勻。底處翰林長外補(bǔ),明年誰送霅溪春。
- 秋書秋為棗多暑,天因禾未霜。吁嗟爾兇虜,宜亦畏皇綱。
- 頌古三十一首南北山相對,東西有路分。不經(jīng)場陣裹,爭見李將軍。
- 三千翠柏衛(wèi)忠魂,緊束戎裝后來人——— 佚名天安門詩抄
- 直向北行連運(yùn)瀆,折從東去入青溪——— 馬之純潮溝
- 誰家一樹鐵斜欹,的皪疏花出短籬——— 蒲壽宬回謁藍(lán)主簿道傍見梅偶成
- 讀君詩句心已涼,便覺滿耳清浪浪——— 李廌盧泉之水次韻晁克民贈(zèng)隱人
- 哲人覩未形——— 應(yīng)璩百一詩 四
- 扶桑下陽馭,砮磬浮空林——— 周文璞重經(jīng)洞霄
- 羨君乘竹杖,辭我隱桃花——— 顧況送李道士(一本題下有歸桃花崦四字)
- 跡遠(yuǎn)公猶記,情親勢使疏——— 楊萬里寄周子察院
- 賣藥故人湘水別,入檐棲鳥舊山來。——— 劉滄贈(zèng)道者
- 節(jié)變驚衰柳,笳繁思落梅。——— 駱賓王和孫長史秋日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