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上母書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本圖復(fù)見天日,以報大仇,恤死榮生,告成黃土;奈天不佑我,鐘虐先朝,一旅才興,便成齏粉。去年之舉,淳已自分必死,誰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養(yǎng)無一日焉。致慈君托跡于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一門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淳今日又溘然先從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嗚呼!雙慈在堂,下有妹女,門祚衰薄,終鮮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為生?雖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遺;淳之身,君之所用。為父為君,死亦何負于雙慈!但慈君推干就濕,教禮習詩,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難,大恩未酬,令人痛絕?!染兄x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婦遺腹得雄,便以為家門之幸。如其不然,萬勿置后!會稽大望,至今而零極矣!節(jié)義文章,如我父子者幾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銘先生,為人所詬笑,何如不立之為愈耶!嗚呼!大造茫茫,總歸無后。有一日中興再造,則廟食千秋,豈止麥飯豚蹄,不為餒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與先文忠在冥冥誅殛頑嚚,決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亂且未有定期。雙慈善保玉體,無以淳為念。二十年后,淳且與先文忠為北塞之舉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負!武功甥將來大器,家事盡以委之。寒食盂蘭,一杯清酒,一盞寒燈,不至作若敖之鬼,則吾愿畢矣!新婦結(jié)褵二年,賢孝素著。武功甥好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陽情也。
語無倫次,將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父得為忠臣,子得為孝子。含笑歸太虛,了我分內(nèi)事。大道本無生,視身若敝屣。但為氣所激,緣悟天人理。惡夢十七年,報仇于來世。神游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體奉獻給父親,不能再以身體來報答母親了。自從父親離我而去,悲痛地過去了兩個年頭。怨恨慘痛越積越深,歷盡了艱難辛苦。本來希圖重見天日,以報大仇,使死者得到贈恤,生者獲得榮耀,向九泉之下的父親報告我們的成功。無奈上天不保佑我們,把災(zāi)禍集中于先朝,一支軍隊剛一起來,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義舉,我已自以為非死不可,誰知當時不死,卻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續(xù)了兩年的生命,卻沒有一天得以孝養(yǎng)母親。以致尊貴的慈母托身于空門,生母則寄生在異姓之家。一門漂泊,活著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連上天都已知曉了。
唉!兩位母親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兒,家運衰敗,并無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眾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雖然如此,但是,就這樣吧!我的身體是父親遺給我的,我的身體是為國君所用的,為父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負兩位母親呢?但尊貴的慈母對我愛護備至,教我學禮習詩,十五年來從未改變,嫡母如此慈愛恩惠,千百年來所少有。大恩未曾報答,使我悲痛到了極點!——現(xiàn)在我只得把尊貴的慈母托付給義融姊,把生母托付給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個遺腹子,那就是家門的幸運。如果不然,千萬不要另立后嗣。會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極。節(jié)義文章像我父子這樣的有幾個呢?像西銘先生那樣地立一個不肖的后嗣,為旁人所詬罵譏笑,還不如不立為好!唉!天地是無窮無盡的,家族卻不可能永遠綿延不絕。有一日朝廷中興重建,那么,我們就能千百年地在廟中接受祭祀、供養(yǎng),又哪里只是享受麥飯豚蹄,不至成為餓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與父親在冥中一定要誅殺這個頑固愚蠢之人,決不饒恕他!
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戰(zhàn)亂不會有停止之日。兩位母親請好好保重玉體,不要再把我掛在心里。二十年之后,我跟父親將要掃平北方邊境!不要悲傷,不要悲傷!我所囑托的話,千萬不要違背。武功甥是未來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寒食節(jié)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盞寒燈來供我,使我不至于成為無人祭祀的餓鬼,我的愿望就已達到了。妻子與我成婚二年以來,賢孝素來為人所深知,武功甥為我好好地看待她,這也是武功甥的渭陽之情!
語無倫次,而這都是將死之時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但是,人有哪個是不死的呢?貴在死得其所。父親能成為忠臣,兒子能成為孝子。含笑歸天,完成我的分內(nèi)之事。從佛教的原理來說,一切事物本都未嘗生存,我把自己的身體看得像破舊的鞋子一樣地不足珍惜。我只是為剛正之氣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來只是一場惡夢,報仇在于來世。我的神魂將遨游于天地之間,我對一切都毫無愧怍。
注釋
不孝:作者自稱。過去在寫給父母的信件中或祭奠父母的悼詞中,普遍地自稱“不孝(子)”。
嚴君:對父親的敬稱。見背:去世。
兩易春秋:換了兩次春秋,即過了兩年。作者父親在兩年前——弘光元年(年)殉國。
冤酷:冤仇與慘痛。
復(fù)見天日:指恢復(fù)明朝。
恤死榮生:使死去的人(指其父)得到撫恤,使活著的人(指其母)得到榮封。
告成黃土:把復(fù)國成功的事向祖先的墳?zāi)辜栏妗?br />鐘:聚焦虐:指上天懲罰。先朝:指明朝。
一旅:指吳易的抗清軍隊剛剛崛起。夏完淳參加了吳易的軍隊,擔任參謀。
齏(jī)粉:碎粉末。這里比喻被擊潰。
去年之舉:指隆武二年(年)起兵抗清失敗事。吳易兵敗后,夏完淳只身流亡。
自分:自料。
斤斤:僅僅。
菽水之養(yǎng):代指對父母的供養(yǎng)。語出《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br />慈君:作者的嫡母盛氏。托跡:藏身。空門:佛門。
生母:作者生母陸氏,是夏允彝的妾。寄生:寄居。
溘(kè)然:忽然。從:追隨。九京:泛指墓地。
雙慈:嫡母與生母。
門祚(zuò):家運。
終鮮兄弟:這里指沒有兄弟。
推干就濕:把床上干處讓給幼兒,自己睡在濕處,指母親撫育子女的辛勞。
義融女兄:作者的姐姐夏淑吉,號義融。
昭南女弟:作者的妹妹夏惠吉,號昭南。
新婦:這里指作者的妻子。雄:男孩。
置后:抱養(yǎng)別人的孩子為后嗣。
會稽大望:這里指夏姓大族。古代傳說,夏禹曾會諸侯于會稽。于是后來會稽姓夏的人就說禹是他們的祖先。
零極:零落到極點。
西銘先生:張溥,別號西銘。明末文學家,復(fù)社的領(lǐng)袖。死于崇禎十四年(公元年),無后,次年由錢謙益等代為立嗣。錢謙益后來投降了清朝。人們認為這有損張溥的名節(jié)。
“大造”兩句:如果上天不明,讓明朝滅亡了,那么即使自己有后,也會被殺,終歸無后。大造:造化,指天。茫茫:不明。
“有一日”四句:將來如果明朝恢復(fù)自己為抗清而死,縱或無后,也將萬古千秋地受人祭祀,何止像普通人那樣只享受簡單的祭品,不會做餓死鬼呢?中興再造:指明朝恢復(fù)。廟食:指鬼神在祠廟里享受祭祀。麥飯豚蹄:指簡單的祭品。餒(něi)鬼:挨餓的鬼。
文忠:夏允彝死后,南明魯王謚為文忠公。冥冥:陰間。誅殛(jí):誅殺。頑囂(wán yín):愚頑而多言不正的人。
“二十年后”二句:意思是如果死后再度為人,那么二十年后,還要與父親在北方起兵反清。
武功甥:作者姐姐夏淑吉的兒子侯檠字武功。大器:大材。
寒食:這里指清明節(jié),是人們上墳祭祖的時節(jié)盂蘭:舊俗的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燃燈祭祀,超度鬼魂,稱盂蘭盆會。
若敖之鬼:沒有后嗣按時祭祀的餓鬼。若敖:若敖氏,春秋時楚國公族名。這一族的后代令尹子文看到族人子越椒行為不正估計他可能會給整個家庭帶來災(zāi)難,臨死前,對族人哭著說:“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后來,若敖氏終于因為越椒叛楚而被滅了全族。
結(jié)縭(lí):代指成婚。
渭陽情:指甥舅之間的情誼?!对娊?jīng)·秦風·渭陽》有“我送舅氏,曰至渭陽”句。據(jù)說是寫晉公子重耳出亡,秦穆公收容他做晉君送他歸國時,他的外甥康公送他到渭水之陽,作詩贈別。后世遂用渭陽比喻甥舅。
將死言善:語出《論語·泰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太虛:天。
“大道”句:依照道家的說法,人本來是從無而生,死后又歸于無
敝屣(xǐ):破草鞋。
氣:正義之氣,激:激發(fā)
“緣悟”句:因為明白了天意與人事的關(guān)系。
獄中上母書問答
問:《獄中上母書》的作者是誰?
答:獄中上母書的作者是夏完淳
問:獄中上母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獄中上母書是明代的作品
問: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 出自 明代夏完淳的《獄中上母書》
問: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 的下一句是 本圖復(fù)見天日,以報大仇,恤死榮生,告成黃土;奈天不佑我,鐘虐先朝,一旅才興,便成齏粉。
問:出自夏完淳的名句有哪些?
答:夏完淳名句大全
獄中上母書賞析
夏完淳十四歲即隨父親夏允彝、老師陳子龍參加抗清活動,父親殉國后,又佐吳易在太湖起義。永歷元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七月,他被捕,械送南京;九月就義,年僅十七歲。夏完淳在南京獄中時,他自知必死,也懷著視死如歸的精神,但“以身殉父”,卻不能“以身報母”,留下許多遺憾,于是寫下了《獄中上母書》——這一封寫給嫡母盛氏的訣別信。
- 朱渙白云封斷仙巖路,重重洞門深窈。翠竹籠煙,蒼崖濺瀑,古木陰森回抱。壇空不老。鎖一片莓臺、幾叢莎草。試把桃源,較量風景是誰好。乘鸞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鶴飛猿嘯。樹擁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塵氛可笑。久志慕丹臺,夢思蓬島,愿把英游,細參梨與棗。
- 吏部尚書林公梅卿挽詞百花梅花賦,聲名出渚樂。向來惟李賀,勝處是揚雄。繞屋看書帶,逢人說刺桐。尚書舊時履,只合步春風。
- 次韻和君實寄景仁予年行七十,惟日就志昏。雖高鴻鵠舉,尚困雞鶩喧。壯心久已摧,弱羽不得翻。每誦少游言,顧慚下澤轅。蜀公有高志,謝事久杜門。擾擾世俗務(wù),不復(fù)掛口論。群經(jīng)雜圖史,擁坐如周垣。上談千載故,速若水注盆??蛠肀孛?,左右拱諸孫。雖無鼓舞歡,自喜談笑溫。爺高顧吾私,有類羝觸藩。尚期蓬蓽完,亦有桑榆存。近觀敕子詩,尤見朋義敦。卜居近吾廬,指日駕君轓。構(gòu)堂嬉云基,筑圃亦已樊。前知會合期,不慘離索魂。想像入第初,親賓燕華樽。談高一理會,體王百疾奔。共完天純粹,豈識世詐諼。方笑司馬翁,獨樂守空園。
- 滿江紅梅臘賓春,瑞煙滿、華堂馥郁。還又祝、屏垂彩帨,觴稱醽醁。南浦西山開壽域,朱簾畫棟調(diào)新曲。慶彩衣、龍節(jié)侍慈萱,春長綠。雙鶴發(fā),齊眉福。一麟瑞,如冰玉??磭庵匾?,五霞凝軸。王母瑤池鸞鳳馭,麻姑金鼎神仙箓。數(shù)從今、椿算到何時,蟠桃熟。
- 和李子儀瀛州借馬寄安撫待制塞草黃明畜牧肥,外閑千駟氣增威。權(quán)奇毛骨森相映,騕褭精神動若飛。暫借行人持玉節(jié),屢陪方伯展朱旂。料君早晚趨嚴召,安穩(wěn)乘歸從六騑。
- 錦園春醉痕潮玉。愛柔英未吐,露花如簇。絕艷矜春,分流芳金谷。風梳雨沐。偏只欠、夜闌清淑。杜老情疏,黃州恨冷,誰憐幽獨。
- 奉和魯望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望朝齋戒是尋常,靜啟金根第幾章。竹葉飲為甘露色,蓮花鲊作肉芝香。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經(jīng)年染石床。剩欲與君終此志,頑仙唯恐鬢成霜。
- 禱雨久閟天公澤,焦然品匯情。遏云虹屢飲,擊海電空明。禱祀山川遍,薰修道釋并。帝心終閔物,國力未休兵。帽覆烏龍頂,軍移黑蟻營。乍看云葉密,遙想浪花平。早熟攙先刈,高荒趁晚耕。歸逋庭少訟,交潤水無爭。喜氣連城洽,余波集澮盈。焦心重自展,荷葉密相傾。菊映蘭兼茂,松連竹共清。杯觴初料理,書帙尚縱橫。欲賦田園樂,猶慚組綬縈。隱淪千古重,名利一絲輕。釣客風流遠,農(nóng)師局次生。庶幾逃責罰,戶戶有坻京。
- 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臺星久出照寰瀛,懶入端門傍御屏。上扣北辰乞閑散,南歸長作老人星。
- 題嚴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鶴詩)物色旁求至漢庭,一宵同寢見交情。先生不入云臺像,贏得桐江萬古名。蒼翠云峰開俗眼,泓澄煙水浸塵心。惟將道業(yè)為芳餌,釣得高名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