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嚴隱之
不問彼如何,但責(zé)已所營。
聞昔荊有鸮,荊人惡其聲。
自荊將遷吳,鸤鳩止其行。
爾欲人不惡,無若革爾鳴。
鳴聲尚猶爾,荊吳無異情。
晉子父母邦,鄉(xiāng)閭皆弟兄。
踽踽異嗜好,遽云居齊城。
齊雖山川殊,是非如晉明。
已私不自勝,齊人安肯平。
子行求吾詩,吾詩豈妄成。
贈子當(dāng)發(fā)藥,期子沉疴輕。
答嚴隱之問答
問:《答嚴隱之》的作者是誰?
答:答嚴隱之的作者是李復(fù)
問:答嚴隱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答嚴隱之是宋代的作品
問:美樹多來巢,確士無報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美樹多來巢,確士無報耕 出自 宋代李復(fù)的《答嚴隱之》
問:美樹多來巢,確士無報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美樹多來巢,確士無報耕 的下一句是 不問彼如何,但責(zé)已所營。
問:出自李復(fù)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復(fù)名句大全
- 河決昆侖山最大,峨峨橫絕域。黃河地下來,洶洶不可測。河伯一發(fā)怒,擘開昆侖石。水出東北陬,浩渺無涯極。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湯湯勢滔天,黎元多沈溺。上貽堯心尤,四岳舉鯀塞。鯀用汩彝倫,九載無成績。堯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職。洛中得龜書,九疇文甲坼。禹乃乘四載,周游視水跡。百川各復(fù)道,九河皆開辟。禹功既已成,水患方茲息。竊思大禹意,河九為遠策。況云殺其溢,聞之孔安國。三代逾千年,所以無災(zāi)厄。戰(zhàn)國爭土疆,諸侯用詐力。遷徒無常歲,湮淪不可識。堤障遏水勢,溝渠絕地脈,禹道不復(fù)究,河流有壅隔。頻為中國患,不國不安席。從官徒負薪,河泊弗受壁。斫盡淇園竹,安救瓠子役。民力殫將竭,國材耗亦劇。四方競上疏,群臣爭籌書。田蚡方為相,書來多持扼。豈顧天下利,惟以私田惜。賈讓不為用,延年亦見斥。如何圣人功,千載復(fù)不得。皇宋運熙泰,四圣崇道德。百蠻皆臣順,萬物遂生殖。七八十年間,人不聞金革。惟茲澶滑郡,河決亦云亟。常記天禧中,山東與河北。藁秸賦不充,遂及兩京側(cè)。騷然半海內(nèi),人心愁慘戚。河平未云幾,堤防有穴隙。流入魏博間,高原為大澤。良田百萬頃,盡充魚鱉食。救之成勞費,不救悲隱惻。吾君為深慮,不食到日昃。我忝竊寸祿,素餐堪自責(zé)。不負一畚土,私輒逃丁籍。又無一言長,萬分有裨益。與世同浮沈,隨群甘默默。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四年困蝗旱,五谷餌蝥蠈。年來風(fēng)雨時。才得一秋夢。手足猶瘡痍,饑膚未豐碩。若待四體肥,斯民無愁色。不然尋九河,故道皆歷歷。一勞而永逸,此成功無歝?;蚩晌饛?fù)治,順其性所適。徙民就寬肥,注水灌戎狄。試聽芻蕘言,三者君自擇。
- 摘得新酌一卮,須教玉笛吹。錦筵紅蠟燭,莫來遲。繁紅一夜經(jīng)風(fēng)雨,是空枝。
- 春日村居冬暖惟憂麥,春寒卻勒花。地偏宜鳥雀,江遠少魚蝦。驚犬時時吠,歸鴻字字斜。故園芳草色,游子亦思家。
- 游將軍巖初識后亭山,一賞北巖秀。更聞將軍隱,飛策飛云岫。何為英烈姿,石壁寄門竇。和非馬力竭,依險聊自救。無乃棄長弓,一念希不漏。余情尚慳滯,嗔客來徑簉。唏云翳凡木,涕雨滑峻甃。以君智慧鎧,與我忠信胄。才刃及詩鋒,勝客雜前后。懸崖雖仡仡,有進寂寞斗。山靈方恫悔,斂跡祈恕宥。坐令蒙蔽景,倏變清明晝。前峰霄漢近,矗矗駭猱狖。絕澗云練明,宛宛出篆籀。奇觀固難值,況復(fù)有清酎。不須待重九,菊蕊已堪齅。
- 江西試罷還故里八月二十九日過飛猿嶺連日遇萬里崎嶇愁不禁,飛猿更聽雨淋淋。剩將暑藥涼無用,未著秋衣寒已深。刻鵠雕蟲成底事,牧羊餧鴨負初心。還家漸近病漸好,得句自題時自吟。
- 人心弟兄尚路人,它人安可從。人心方寸間,山海幾千里。輕言托朋友,對面九嶷峰。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鮑死已久,何人繼其蹤。
- 雨中寄所思寒氣蕭蕭瘦骨驚,自知分得四愁平。秋堂病起莓苔色,池閣夢回蘆葦聲。幽滴冷痕連樹影,暗驅(qū)浮氣入詩情。衡門獨掩還無語,一日相思萬縷并。
- 次韻前人為人誣告受羊冰蘗肝腸無詭隨,彼嚚何物妄相持。夢魂不到菜園破,行止肯教芒屩知。安用舌埋防異日,空聞內(nèi)袒有當(dāng)時。從他萬口自公議,誰學(xué)償金直不疑。
- 句繞階流??,來砌樹陰陰。(任江淮尉題廳,《語林》)
- 傾杯·鶩落霜洲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fēng)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閑岸草、切切蛩吟如織。為憶芳容別后,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繡閣深沉,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楚峽云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漳繑?、遠峰凝碧。
- 老于人事懶,貧覺世情偏——— 戴復(fù)古辛丑歲暮三首
- 清時異數(shù),有天外、好風(fēng)吹送。——— 朱唏顏東風(fēng)第一枝
- 近報犬羊逃漠北,豈無貔虎定關(guān)中——— 陸游閉門
- 塵機早見貸,不待雞竿樹——— 陸游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為韻
- 不待親移玉指,自然癢處都消——— 李之儀清平樂(聽楊姝琴)
- 二月之間渾似此,余年何止萬三千——— 劉辰翁雙調(diào)望江南(壽張粹翁)
- 我來欲送銘旌路,客病棲棲悵莫奔——— 陳著挽史允叟慈母王氏
- 青云書吐論高,白璧持身銳——— 蔡襄南都思杜祁公
- 抱璞應(yīng)難辨,妍媸每自融。——— 武翊黃瑕瑜不相掩
- 奢侈,玉液金——— 楊維楨【雙調(diào)】夜行船 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