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腸九折:形容悲愁之甚。語出司馬遷《報任安書》。
“隔江”句:指種在隔江臨安故宮中的冬青樹。
“五月”句:指種在紹興宋陵的冬青樹。
“石根”兩句:意謂天子所葬之處,本來不是平常臣民可以雜處。螻蟻:這里指平常臣民。
“移來”句:當(dāng)時在蘭亭所種冬青樹,是從紹興的宋宮中移來,因高宗曾經(jīng)逃奔至紹興,故有宮殿舊址。
萬年觴:多指皇帝所飲的美酒。觴:酒器。這句指這些冬青樹來歷不同常樹,曾經(jīng)看到過皇帝喝酒時的杯中月色。冬青樹一名萬年枝,與萬年觴相應(yīng)。
蜀魂:指杜鵑,相傳杜鵑是古代蜀王杜宇死后之魂所化。百鳥臣:百鳥仍向杜鵑稱臣,喻遺老仍忠于宋帝。
山竹裂:形容杜鵑啼聲凄厲,幾乎使山竹欲裂。語出杜甫《玄都壇歌寄元逸人》。
冬青花問答
問:《冬青花》的作者是誰?
答:冬青花的作者是林景熙
問:冬青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冬青花是宋代的作品
問: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 出自 宋代林景熙的《冬青花》
問: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 的下一句是 隔江風(fēng)雨晴影空,五月深山護微雪。
問:出自林景熙的名句有哪些?
答:林景熙名句大全
冬青花賞析
冬青樹,漢朝的宮殿與宋朝諸帝的陵墓都種植它。此詩以“冬青花”為題,有它的特殊意義。
“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說見到冬青花而一日腸九折。司馬遷《報任安書》云:“腸一日而九回?!毖员粗畼O。
“隔江風(fēng)雨晴影空,五月深山護微雪?!惫识寂R安與埋骨的會稽,隔了一條錢塘江。那里已經(jīng)淪為元軍之手,所以說風(fēng)雨如晦,連一點晴的影子都沒有。五月是冬青花盛開的時候,花小色白,故以“微雪”代之。這兩句所描寫的景色,有黑暗和光明之分,從而寄托了作者憎愛的感情。
“石根云氣龍所藏,尋常螻蟻不敢穴。”龍為君象,埋的是宋帝骸骨,故云“龍所藏”。石頭為云根,因云觸石而出,又其下藏著龍,而《易》有“云從龍”之語,故云“石根云氣”。螻蟻為微賤之物,他們不敢在這地方穴居,從而表示了作者對宋帝的尊敬。
“移來此種非人間,曾識萬年觴底月?!币驗槎鄻涫菑乃蔚叟f殿移來,故云“此種非人間”。萬年觴,指御用的酒杯,祝天子萬壽無疆之詞。
“蜀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笔窕辏付霹N,其所生之子,寄在百鳥巢中,百鳥代為哺育,若臣之于君,故云“百鳥臣”。這里的“蜀魂”杜鵑,隱喻宋帝之魂;“百鳥臣”,隱喻送遺民如林景熙者向他稱臣,不以國亡而變心,也就是對元朝的不屈,表示了懔若秋霜的氣節(jié)?!耙拱搿?,深夜,隱喻元朝的黑暗。杜鵑叫一聲,山竹欲裂,表明它怨恨到了極點,這就是宋帝對元朝所抱的態(tài)度。林景熙既為宋盡臣節(jié),那他也必然恨宋帝之所恨。
中國詩歌的傳統(tǒng)寫法有所謂的賦比興,此詩用的興體?!抖嗷ā肥怯兴谋臼碌摹_@首詩給了讀者鮮明的形象,一切圍繞冬青花并從而展開去加以描繪。在這些鮮明的形象背后,都實有所指,是詞在此而意在彼的。
- 同子文、材翁、子直、蕭巨、濟中元夜東園望雜碎輕云白錦鱗,十分圓月濕銀盆。錦鱗散盡銀盆在,依舊青天無點痕。
- 已亥雜詩 245豆蔻芳溫啟瓠犀,傷心前度語重提。牡丹絕色三春暖,豈是梅花處士妻。
- 霜天曉角(綠凈堂)五羊安在。城市何曾改。十萬人家圜闠,東亦海、西亦海。年年蒲澗會。地接蓬萊界。老樹知他一劍,千山外、萬山外。
- 喜晴掃除詩癖未能空,從使人譏手病風(fēng)。事業(yè)深虞一無就,壯顏都有幾時紅。
- 迎倉使李監(jiān)丞八絕星屏熊軾兩從容,未始論功莫大功。南劍人人無劍氣,宜春在在有春風(fēng)。
- 寄殿院謝艮齋四首河鼓聘天孫,昭君未了村。非關(guān)媒不善,自是命難婚。無貌傾人國,何顏倚市門。隨緣幽閣里,刺繡度朝昏。
- 寄福清翅山舅陳夢寔路岐引人不作長,野梅官柳野風(fēng)光??瓷娇此朐娧?,歲月不覺須眉蒼。請從丈人開肺腸,身非石人忘故鄉(xiāng)。五年江湖枕書睡,夢隨南云落翁堂。亦知行坐歌白頭,池南隱幾浴鳧雙。鰥孤肯復(fù)有羈旅,石塘破寺魂悲涼。行錐不補萬事裂,存者積壓天一方。善和里第知幾易,遼東城郭空相望。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顰施嬙。兒時拊頭祝文章,祗今未入崔蔡行。三年一書愿見貰,骨肉滿縣愁難當(dāng)。屋頭荼醾定過墻,滿窗日色文書香。眼前欠甥頗念否,我亦口掛蠔山旁。煩將歸意作泉下,小待錦衣漫俗妝。
-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姑洗為羽]明明我后,重祭欽祠。有司肅事,式薦晨備。禮惟其稱,物惟其時。神之聽之,福祿來為。
- 鴛鴦湖棹歌 之二十一藉袈橋上水松牌,白石登登雁齒階。曾記小時明月夜,踏歌連臂竹鄰街。
- 春水萬派爭流雨過時,晚來春靜更逶迤。輕鷗散繞夫差國,遠(yuǎn)樹微分夏禹祠。青岸漸平濡柳帶,舊溪應(yīng)暖負(fù)莼絲。風(fēng)鬟倚楫誰家子,愁看鴛鴦望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