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
會合屬空曠,泓澄停風(fēng)雷。
高館軒霞表,危樓臨山隈。
茲辰始澄霽,纖云盡褰開。
天秋日正中,水碧無塵埃。
杳杳漁父吟,叫叫羈鴻哀。
境勝豈不豫,慮分固難裁。
升高欲自舒,彌使遠念來。
歸流駛且廣,泛舟絕沿洄。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瀟水奔騰出九疑,臨源湘水逶迤行。
二水會合空曠處,水清流緩波濤平。
江岸高館聳云霄,更有危樓倚山隈。
雨后初晴天色朗,纖云舒卷碧空盡。
秋高氣爽日正中,江天一色無纖塵。
才聞漁父低聲唱,忽聽羈鴻哀聲鳴。
見此勝景豈不樂?難以自制思緒分。
登高欲遣雜念去,更招思念故鄉(xiāng)情。
無心游玩駕舟返,小舟徘徊人遲疑。
注釋
浚:此處指水深。
臨源:山名,《百家注柳集》云:“九疑、臨源,瀟湘所出?!?br />泓澄:水清而廣。停風(fēng)雷:謂波平濤息,水流轉(zhuǎn)緩。
軒霞表:高聳于云霄之外。軒,飛貌。
澄霽:天色清朗。
杳杳:遠貌。
豫:歡樂。
裁:自制。
遠念:對遠方故鄉(xiāng)的思念。
駛:快速行進。
沿洄:順流而下曰沿,逆水而上曰洄。
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問答
問:《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的作者是誰?
答: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的作者是柳宗元
問: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是唐代的作品
問: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是什么體裁?
答:五排
問:九疑浚傾奔,臨源委縈回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九疑浚傾奔,臨源委縈回 出自 唐代柳宗元的《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
問:九疑浚傾奔,臨源委縈回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九疑浚傾奔,臨源委縈回 的下一句是 會合屬空曠,泓澄停風(fēng)雷。
問:出自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詩,狀寫山川之美,乃是柳宗元的拿手好戲。汪森在《韓柳詩選》中曾說:“柳州于山水文字最有會心,幽細淡遠,實兼陶謝之勝。”近代藤元粹在《柳柳州詩集》卷三中評論此詩時則說得更具體:“開曠之景,敘來如見,宛然一幅活畫。”那么,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一看,柳宗元是怎樣描繪這幅“活畫”的。詩人先寫遠景:瀟湘二水的發(fā)源地,但江流一緩一急,一蜿蜒而來,一直奔而至,一幅頗具特色的遠景江流圖已經(jīng)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接下來,詩人便仔細描摹二水會合口的勝景。先看水面,空曠開闊,碧水連天,波濤不驚,水的動景反而變成了靜景;而兩岸危樓高聳,則又化靜為動,讓人看來怵目驚心;順著危樓再往上看,一幅藍天白云的美妙景觀便呈現(xiàn)眼前,那雨后初晴的燦燦陽光,那悠悠飄過的縷縷白云,好一幅秋高氣爽的絕妙佳境,而且是水天一色,絕無纖塵,這簡直就是一個神仙世界,不染半點世俗的濁氣。讀到這里,免不了心馳神往,詩人身處如此仙境,就更當飄飄欲仙了。然而且慢,立即便有世俗的濁氣傳來:“杳杳漁父吟,叫叫羈鴻哀。”因為有了“羈鴻”的哀鳴作陪襯,“漁父”之“吟”便也有了悲音,這悲音其實并非來自漁父之口,而是發(fā)自詩人的心底,由“羈鴻”的哀鳴,詩人不能不想到自己被貶他鄉(xiāng)羈留窮鄉(xiāng)僻壤的痛楚,因而再美妙的景色也不屬于他,這景色不僅不能使他愉快起來,相反,他越想借它來排遣鄉(xiāng)思,鄉(xiāng)思反而越來越濃。仙人的佳境他已沒有心思欣賞,只好駕舟回程。然而,回程之路又在哪里呢?作為被貶之人,他又不能不想到自己只能“羈留”于此的處境:故鄉(xiāng)不能去,有家不能歸。他所能回的“家”,與“羈所”同名,與“監(jiān)獄”無異,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回到那“監(jiān)獄”中呢?更為可怕的是,不回到那“監(jiān)獄”他便無處可去,無法抉擇的兩難處境,更增添了詩人的愁苦,小舟漂泊于寬闊的江面,徘徊不前,雖是風(fēng)平浪靜,也給人岌岌可危之感,這不是小舟的危急,而是詩人心境的危急。
- 答東野夷門雪(郊客于汴將歸賦夷門雪贈別長源答此)好丹與素道不同,失意得途事皆別。東鄰少年樂未央,南客思歸腸欲絕。千里長河冰復(fù)冰,云鴻冥冥楚山雪。
- 逢故人落日仍江縣,相逢下馬鞍。頻憂從者病,可奈故人寒。老人囊書脫,平生匣劍乾。長年只少睡,忽漫語盤桓。
- 聞邠老下第作詩迎之淡墨高張動禁城,風(fēng)馳電落走寰瀛。從來萬卷貯便腹,可得千人無一名。且向江邊伴逐客,會須天上冠群英。遙思匹馬千山里,孤店村深聽晚鶯。
- 待士臣道未至鳳凰饑憶玉山禾,鼓翅飛下玉山阿。玉山之禾粒未熟,饑不得食心如何。麒麟渴憶昆山流,軒軒直出昆山幽。昆山之流流未長,渴不得飲予心愁。
- 題俞?畫八景秋濤初過靜魚龍,海納斜陽萬頃紅。待向焦山留夕月,一帆猶記掛西風(fēng)。
- 贈徐三十(一本題缺,一本作酬劉書記見贈二)春滿南宮白日長,夜來新值錦衣郎。朱排六相助神聳,玉襯一廳侵骨涼。砌竹拂袍爭草色,庭花飄艷妒蘭香。從今不羨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 偶題露葉明朝彩,云峰吐夕嵐。山中無限景,詩力不相參。
- 別筠陽憶初來筠陽,風(fēng)土習(xí)未穩(wěn)。家人畏山氣,一日或數(shù)飯。愁來數(shù)去期,三載若天遠。居之既累月,吏事頗云簡。山水慣可觀,雞彘肥堪饌。卻愁解印紱,奪此養(yǎng)疏懶。觴詠趣滋適,不覺滿銓限。門前迎新官,槌鼓鬧田阪。顧予謝鄧侯,寧有邑人挽。水聲與山光,念此違耳眼。
- 羅湖八首異境微茫在半霄,仙人垂手下相招。老來尚有君親念,未敢相陪過鐵橋。
- 和友人憶洞庭舊居客舍經(jīng)時益苦吟,洞庭猶憶在前林。青山殘月有歸夢,碧落片云生遠心。谿路煙開江月出,草堂門掩海濤深。因君話舊起愁思,隔水數(shù)聲何處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