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問答
問:《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的作者是誰?
答: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的作者是毛滂
問: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是宋代的作品
問: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一畝清陰,半天瀟灑松窗午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一畝清陰,半天瀟灑松窗午 出自 宋代毛滂的《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
問:一畝清陰,半天瀟灑松窗午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畝清陰,半天瀟灑松窗午 的下一句是 床頭秋色小屏山,碧帳垂煙縷。
問:出自毛滂的名句有哪些?
答:毛滂名句大全
燭影搖紅 松窗午夢初覺賞析
上片首句“ 一畝清陰”,極言松陰覆蓋面積之廣大;次句“半天瀟灑”,極言松樹之高爽 。意此句下綴“松窗午”三字,總括上文,兼點題面,說明以上情景 ,均為午夢初覺時透過窗口所看到的?!按差^”二句寫近景 。屏山,即屏風(fēng)。“碧帳”,即綠色帳子,古代常稱“ 碧紗廚”。因為窗外為松陰所籠置,所以室內(nèi)光線變得非常暗淡,床頭的屏風(fēng)象是蒙上一層層秋色,床上的碧紗帳子象是一縷縷綠煙。這種景象都是從枕上看出去的,都恰到好處地描寫了松窗下的涼意,切合“午夢初覺”的特定情境。此二句造語宛轉(zhuǎn)含蓄,詞筆工煉而傳神。
過片由寫景轉(zhuǎn)向?qū)懭?,表達(dá)了詞人自身的心懷意緒。詞人午夢方醒,可是在松陰籠置之下,又覺得涼意可人,仍然流連在夢境之中,心中充滿了似夢似醒的迷蒙之感。結(jié)拍三句,寫詞人留戀夢境的景況。此三句為虛寫 ,句句輕悠縹緲。詞人在醒前所夢見的,是來到一個所在,那里有瘦石,有寒泉,有冷云。詞人極善于煉字煉意 ,“瘦”、“寒”、“冷”諸字,都是精心提煉出來的,把現(xiàn)實中的松窗涼意帶入夢境,又升華為幽靜恬美,富于詩意的境界,從而產(chǎn)生一種引人入勝的情韻。
此詞以清泚的筆觸,將夏日炎炎烈日下詞人高臥松陰下的心懷、意緒表達(dá)得頗富詩情畫意,讀來饒有情味,引人入勝。
- 嘉定六年皇后閣春貼子詞五首不梭織就袞龍衣,已奉君王泰疇祠。準(zhǔn)擬腰輿臨繭館,清明前后浴蠶時。
- 檢田尋侖上層崗,隨沖出高原。煙火一里余,雞犬遙相聞。瘠壤僅容席,訟牒徒紛綸。齊魏兩蝸角,況復(fù)三家村。舉世競豪末,薄俗寧足論。吾衰過元亮,欲辨已忘言。
- 讀本朝史有感十首垂簾復(fù)辟身居穩(wěn),送呂迎章話又新。瞞得庭中相泣者,難瞞屏后竊聽人。
-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冠醮之平,匪酬匪酌。于戶之西,敬其以恪。金石相宣,冠醮相錯。帝祉之受,施及家國。
- 和仲咸杏花三絕句老去對花多感嘆,春來耽酒少康寧。也知此事終無益,免被漁人笑獨醒。
- 送令狐明府行當(dāng)臘候晚,共惜歲陰殘。聞道巴山遠(yuǎn),如何蜀路難?;牧植胤e雪,亂石起驚湍。君有親人術(shù),應(yīng)令勞者安。
- 疊字招隱二首逐逐且貪怎足。戀松楸,愛蓮菊。食玉衣錦,池酒林肉。甕埋地閣鐘,月瀉天窗瀑。鄭衛(wèi)殆塞其聰,趙燕可盲其目。鏡盟釵詛謾交交,馬跡車塵何仆仆。名傷神兮寵辱若驚,事掣肘兮進退惟谷。一真妄兮故知空不空,觀徼妙兮常有欲無欲。吾將先天后天明月之珠,裁作左仙右仙女寶云之曲。
- 答僧慧文一念周沙界,日用萬般通。湛然常寂滅,常展自家風(fēng)。
- 句地甃如拳石,溪橫似葉舟。(駱浚春日,見《語林》)
- 望廬山卻望廬山倚柁樓,半空宿靄未全收。蒼然五老獨獻狀,似欲勸人求一游。
-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鶴歸。——— 朱浚句
- 重門隨地險,一徑入天開——— 吳融出潼關(guān)
- 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唐涇江南四忠節(jié)國之紀(jì)也歌以哀之
- 嘗覘賦千字,誦之當(dāng)縉笏——— 李流謙送勾龍伯秋出幕守三榮得出字
- 卷卷長廊走黃葉,席簾垂地香煙歇——— 蘇軾十一月十三日與幾先自竹西來訪慶老不見獨與
- 人間千萬愁。——— 辛棄疾菩薩蠻
- 架竹苫茅屋數(shù)椽,推開窗戶即江天。——— 陸游書適
- 明日還分袂,羈吟誰共哦——— 趙希邁宿溪村書齋
-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佚名菩薩蠻·秋風(fēng)掃盡閑花
- 日月東西出沒,總因元氣流行——— 王吉昌木蘭花慢 乾卦老陽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