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捐軀”二句:意思是,自從林四娘為報答恒王對她的恩寵而拋掉自己生命的那一天之后,青州地方的泥土也是香的了。“土亦香”在《紅樓夢》的各個脂硯齋版本中都一致,程高本作“土尚香”,不對。“此日”并非“今天”,而是指“捐軀”的“那一天”,所以不該用“尚”字。詩句語法常與口語有別,這兩句應(yīng)如上面所解說的。青州,府名,在山東,明代初改益都路置,治所在益都(今益都縣)。
姽婳詞問答
問:《姽婳詞》的作者是誰?
答:姽婳詞的作者是曹雪芹
問:姽婳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姽婳詞是清代的作品
問:出自曹雪芹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雪芹名句大全
姽婳詞賞析
這首詩是《紅樓夢》中賈蘭所作,與賈環(huán)的《姽婳詞·紅粉不知愁》、賈寶玉的《姽婳詞·恒王好武兼好色》都出自小說的第七十八回。
賈政與眾幕友談及恒王與林四娘故事,稱其“風(fēng)流雋逸,忠義感慨”,“最是千古佳談”,命賈蘭、賈環(huán)和賈寶玉各吊一首。賈政所敘述的情節(jié)是作者利用了舊有明代傳說史事而加工改緝的?!皧箣O”一詞初見于宋玉《神女賦》,形容女子美好貞靜,所以小說中說,加以“將軍”二字更見奇妙。
《姽婳詞》突出地表現(xiàn)了曹雪芹政治觀點上的矛盾:他一方面不滿封建制度,一方面又想“補天”;一方面憎惡政治腐敗、現(xiàn)實黑暗,一方面又為清帝國的命運擔(dān)憂,為他們這個階級的沒落而哀傷;一方面同情奴隸們的痛苦和屈辱,為受冤遭迫害者提出強烈的控訴,一方面又主張“清清白白”地做人,“守著多大碗兒吃多大碗的飯”,反對奴隸們用暴力來推翻現(xiàn)存的制度、爭取自身的解放。在《姽婳詞》中,他以當(dāng)今皇帝褒獎前代所遺落的可嘉人事為名,指桑罵槐,揭露和嘲笑當(dāng)朝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和外強中干的虛弱本質(zhì),這是大膽的。但是,把封建王朝在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暴的猛烈掃蕩下的土崩瓦解看成是一場災(zāi)難,把向革命勢力作拼死頑抗的林四娘當(dāng)作巾幗英雄而大加贊美,這又說明曹雪芹并沒有完全背叛自己的階級。
清代康熙之后,政治上轉(zhuǎn)向黑暗,隨著農(nóng)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斗爭日益激化,農(nóng)村中的奪糧、抗租和“搶田奪地”的斗爭也此起彼伏,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的條件雖則尚未成熟,但已在醞釀之中。封建地主階級中一些對現(xiàn)實比較有清醒認識的人,開始擔(dān)心像前代青州唐賽兒以至李自成那樣聲勢浩大的農(nóng)民起義不久就會重新出現(xiàn),哀嘆沒有人能“挽狂瀾于既倒”。《姽婳詞》正反映了這種深懷隱憂的沒落階級的思想情緒。
脂硯齋在小說寫到“黃巾、赤眉一干流賊余黨”時曾加批語,以為不能實看這些話,否則,“便呆矣”,還說“此書全是如此,為混人也”。因而,目前有些研究紅學(xué)和史學(xué)的人認為,從史事看,林四娘應(yīng)死于抗清,“非與義軍為敵者”(周汝昌《紅樓夢新證》第230頁 ),此詩實“與義軍無關(guān)”,“對立面為侵擾青州之清軍”,這樣寫是為“避清帝爪牙之耳目”,或者更肯定地認為“是指崇禎十五年(注:崇禎十五年為1642年)十二月清軍在未入關(guān)前一次入侵明境山東青州之事”(引自徐恭時一九七六年八月三十一日的信件)。此說,不僅關(guān)系到作者對農(nóng)民起義的政治立場問題,也關(guān)系到這位滿族子弟會不會存在某些反滿意識的問題。這是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
關(guān)于小說的人物形象,《姽婳詞》這段情節(jié)在小說描述晴雯之死的過程中是強行插入的,表面上像是游離的、節(jié)外生枝的。賈寶玉吊晴雯撲了空回來,就被叫去做吊林四娘的詩,做成《姽婳詞》,作者連過渡的文字也不要,緊接著就讓他撰寫《芙蓉女兒誄》,這一切其實都是有用意的,那就是通過詩來暗示誄文中所包含的政治寄托。然而,把一個以生命去酬答平日恩寵的貴族姬妾與一個遭封建勢力迫害而死的女奴放在一起寫,以便作某種類比的意圖,從階級觀點來看是有問題的。它同樣清楚地表明了曹雪芹思想中所存在的深刻矛盾。
- 讀素問十六首三品別貴賤,四制寄奇偶。主病則用之,上藥或弗取。得士寒畯可,量才世胄否。豕苓雞壅言,吾亦聞莊叟。
- 哭胡珪才高登上第,孝極歿廬塋。一命何無定,片言徒有聲。故園花自發(fā),新冢月初明。寂寞重泉里,豈知春物榮。
- 賀新郎·夏景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fēng)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秾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fēng)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 滿江紅(己未賡李制參直翁俾壽之詞)午枕神游,曉雞唱、城關(guān)偷度。俄頃里、筍輿伊軋,征夫前路。路入江南天地闊,黃云翠浪千千畝。有皤翁、三五喜相迎,鄰田父。旋策杖,尋幽圃。旋挈榼,陳高俎。疑此身歸去,朱陵丹府。布谷數(shù)聲驚夢斷,紗窗小陣梅黃雨。把人間、萬事一般看,投芳醑。
- 陪韓子云吊張安國舍人墓頃從武昌守,來哭清果墓。老淚濕征衫,傷心不忍去。焉知五載后,重到山崔嵬。松柏倏已拱,宿草纏余哀。公乘使者車,忠厚神所賚。遠懷平生親,斗酒相沃酹。曩以門下故,獲登君子堂。招呼連屋居,此意詎可忘。青春閉佳城,榮華竟消歇??沼嗲Ч琶浑S世磨滅。蓬萊定何處,神仙知有無。徘徊重徘徊,悲風(fēng)生坐隅。
- 浣溪沙(贈妓徐楚楚)黃鶴樓前識楚卿。彩云重疊擁娉婷。席間談笑覺風(fēng)生。標格勝如張好好,情懷濃似薛瓊瓊。半簾花月聽彈箏。
- 暇日投錢尚父牛斗星邊女宿間,棟梁虛敞麗江關(guān)。望高漢相東西閣,名重淮王大小山。醴設(shè)斗傾金鑿落,馬歸爭撼玉連環(huán)。自慚麋鹿無能事,未報深恩鬢已斑。
- 讀《山海經(jīng)》 其二標簽:寫人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高酣發(fā)新謠,寧效俗中言!
- 平綠軒瞰水地仍敞,開窗望不迷。良疇連遠近,秀野混高低。曉起煙千樹,春耕雨一犁。道人深樂此,壞衲且幽棲。
- 過李氏園伊川北首始知春,問路停驂仆候門。垂柳萬顰梅一笑,蒼松四出石雙蹲。高人舊隱家風(fēng)遠,祥兆開先國邑尊。昔歲往來曾駐蹕,從臣遺刻在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