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468-34
贈童尼問答
問:《贈童尼》的作者是誰?
答:贈童尼的作者是劉言史
問:贈童尼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贈童尼是唐代的作品
問:贈童尼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舊時艷質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舊時艷質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 出自 唐代劉言史的《贈童尼》
問:舊時艷質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舊時艷質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 的下一句是 料得襄王惆悵極,更無云雨到陽臺。
問:出自劉言史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言史名句大全
- 柏梁體簡龔少益青山四面畫圖張,溪流月下鳴湯湯。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結茅作書堂。誦聲灑灑流琳瑯,使我一聽樂洋洋。應問誰為師匠良,風流相種如龔郎。天孫付以錦繡腸,一揮十紙爛成章。上與奎宿爭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吁嗟無地堪翱翔,塵纓自濯歌滄浪。床頭金盡羞慳囊,山鬼吹燈夜恓惶。蚊雷聚噪肆頡頏,仗劍起舞涕泗滂。勸君停劍無庸傷,時平賢路如康莊。鸞鳳引喙鳴高崗,時危此道隘且荒。橫寶在道暗無光,運行如此休慨慷。男兒立身當自強,精金須經百煉剛。膜外榮枯等秕糠,惟忠惟孝不可忘。請君傾耳聽柏梁,謂余不信來對床。
- 偈頌七十六首酷暑炎炎何處避,不在爐湯爐炭里。北窗一枕黑甜余,細聽松風雜流水。
- 贈別性老此老殊清健,情忘發(fā)興奇。異方驚會面,孤嶼共題詩。聚散千江月,參差萬里期。相看作離別,特地淚雙垂。
- 水調歌頭清霜洗空闊,黍管吹秋灰。七蓂馀翠,半月流素影徘徊。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積慶到云來。風骨峭冰玉,談辯屑瓊瑰。黃閣老,金閨彥,謫仙才。小分銅竹,遍灑雨露楚江隈。好把蕭灘玉笥,變作嘉肴芳酒,為壽莫停杯。飛詔下霄漢,調鼎待鹽梅。
- 偷聲木蘭花(般涉調)曾居別乘康吳俗。民到于今歌不足。驪馭征鞭。一去東風十二年。重來卻擁諸侯騎。寶帶垂魚金照地。和氣融人。清霅千家日日春。
- 廬山石門隱居萬仞香爐峰,一派九江水。水上出青蓮,人在蓮花里。
- 雨中花慢宴闕花倚欄郊外花,乍別芳姿,醉登長陌。漸覺聯(lián)綿離緒,淡薄秋色。寶馬頻嘶,寒蟬晚、正傷行客。念少年蹤跡。風流聲價,淚珠偷滴。從前與、花朋花侶,鎮(zhèn)賞畫樓瑤花。今夜里、清風明月,水村山驛。往事悠悠似夢,新愁苒苒如織。斷腸望極。重逢何處,暮云凝碧。
- 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惕厲日乾乾,潛蟠工躍淵。伐謀參上策,受鉞總中堅。田訟歸周日,民謠戴舜年。風云自冥感,嘉會翼飛天。
- 偈六十九首釋主拈花,強生枝節(jié)。頭陀微笑,眼里添塵。目擊道存,翻成途轍。隔江招扇,早涉崎嶇。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送芝上人游廬山二年閱三州,我老不自惜。團團如磨牛,步步踏陳跡。豈知世外人,長與魚鳥逸。老芝如云月,炯炯時一出。比年三見之,常若有所適。逝將走廬阜,計闊道愈密。吾生如寄耳,出處誰能必。江南千萬峰,何處訪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