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秘書弟家賞紅梅)
休煩苑史翦彩,別有神司。
東皇太乙,敕瑤姬、淡傅胭脂。
還似得、華清湯暖,薄綃半卸冰肌。
應笑楚宮癡絕,略施朱則個,便妒蛾眉。
唐人更無籍在,浪比紅兒。
祥云難聚,且丁寧、鐵笛輕吹。
拼醉倒,花間一霎,莫教絳雪離披。
漢宮春(秘書弟家賞紅梅)問答
問:《漢宮春(秘書弟家賞紅梅)》的作者是誰?
答:漢宮春(秘書弟家賞紅梅)的作者是劉克莊
問:漢宮春(秘書弟家賞紅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漢宮春(秘書弟家賞紅梅)是宋代的作品
問:漢宮春(秘書弟家賞紅梅)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青女初晴,向丑梢枯干,幻出妍姿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青女初晴,向丑梢枯干,幻出妍姿 出自 宋代劉克莊的《漢宮春(秘書弟家賞紅梅)》
問:青女初晴,向丑梢枯干,幻出妍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青女初晴,向丑梢枯干,幻出妍姿 的下一句是 休煩苑史翦彩,別有神司。
問:出自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克莊名句大全
- 如意令/如夢令炎暑尚馀八日?;鹄辖鹑釙r節(jié)。聞道間生賢,儲秀降神崧極。無敵。無敵。當代人倫準的。射策當為第一。高躍龍門三級。榮著綠袍新,帝渥必加寵錫。良弼。良弼。真?zhèn)€國家柱石。
- 和賈閣老三首新柳逢秋葉尚陰,晚蓮披露色難禁。坐聽玉屑軒犀寺,靜對山爐颺水沉。綠酒淺深皆有味,白云來去本無心。辱公麗藻相留句,且復追隨翰墨林。
- 同諸公過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律座下朝講,晝門猶掩關。叨同靜者來,正值高云閑。寂爾方丈內(nèi),瑩然虛白間。千燈智慧心,片玉清羸顏。松色落深井,竹陰寒小山。晤言流曦晚,惆悵歸人寰。
- 【中呂】粉蝶兒 擬淵明歸去來兮!笑人生苦貪名利,我豈肯陷迷途惆悵獨悲。假若做公卿,居宰輔,地心勞形役。量這些來小去官職,枉消磨了浩然之氣?! 咀泶猴L】想聚散若浮云,嘆光陰如過隙。不如聞早賦歸歟,暢是一個美,美。棄職歸農(nóng),杜門修道,早則死心搭地?! 炯t繡鞋】泛遠水舟遙遙以輕,送征帆風飄飄而吹衣,望煙水平蕪把我去程迷。問征夫詢遠近,瞻衡日熹微,盼柴桑歸興急。 【滿庭芳】再休想折腰為米,落得個心閑似水,酒醉如泥。樂并不管家和計,都分付與稚子山妻。栽五柳閑居隱跡,撫孤松小院徘徊。問因宜把功名棄?豈不見張良范蠡,這兩個多大得便宜?! 旧闲恰课覄t待逐朝每日,無拘無系。我則待從事西疇,寄傲南窗,把酒東籬。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規(guī)模不廢,策扶老尚堪流憩?! 剧邸恳龎赜x以自酌,眄庭柯以自怡。有酒盈樽,門設常關,景幽人寂?;蛎碥嚕蜩轮?,從容游戲,比著個彭澤縣較淡中有味。 【耍孩兒】溪泉流出涓涓細,木向陽欣欣弄碧。登東皋舒嘯對斜暉,有兩般兒景物希奇。覷無心出岫云如畫,見有意投林鳥倦飛。草堂小堪容膝,說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忘機?! 剧邸炕驅で疔钟^清致,或自臨清流品題。我為甚絕交游待與世相違,須是我傲羲皇本性難移。想人間富貴非吾愿,望帝里迢遙不可期。已往事都休記,度晚景樂夫天命,其余更復奚疑?! 疚猜暋哭o功名則待遠是非,守田園是我有見識。閑悠悠無半點為官意,一任駟馬高車聘不起。
- 蝶戀花 柳絮陌上垂楊吹絮罷。愁殺行人,又是春歸也。點點飛來和淚灑。多情解逐章臺馬。瘦盡柔絲無一把。細葉青顰,閑卻當時畫。惆悵此情何處寫。
- 惜瓊花·汀蘋白標簽:懷人汀蘋白。苕水碧。每逢花駐樂,隨處歡席。別時攜手看春色。螢火而今,飛破秋夕。旱河流,如帶窄。任身輕似葉,何計歸得。斷云孤鶩青山極。樓上徘徊,無盡相憶。
- 青玉案(閑居)萬紅梅里幽深處。甚杖屨、來何暮。草帶湘香穿水樹。塵留不住。云留卻住。壺內(nèi)藏今古。獨清懶入終南去。有忙事、修花譜。騎省不須重作賦。園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聽風雨。
- 過長峰逕遇雨,遣悶十絕句百里如何一日行,晴天猶自急追程。山云管得儂愁雨,強做催詩數(shù)點聲。
- 逢熊季可暮云春樹飽相思,今共秋風捋白髭。北闕未知鸚鵡賦,南州空誦鷓鴣詩。旗亭尚喜髠能飲,客路誰知朔獨饑。賴有湘翁生計在,且吟九辨擷江蘺。
- 宿龜石寺朅來誰主我,野寺得閑行。借屋安書庋,就巖搘飯鐺。山晴分雁轉,水暖見魚生。無事人情好,相逢總笑迎。
- 看浴酒發(fā)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漿寒——— 仆散汝弼風流子 金石萃編卷一百五十八載溫泉風流子
- 前歲君提嶺外兵,國門南路送君行——— 蔡襄因書答河東轉運楊樂道
- 韶景變、融晴蕙風暖。——— 佚名繞池游
- 亭皋閉晚市,隴首歸新獲——— 王安石仲明父不至
- 扁舟遠放汝水岸,濁酒暮醉高陽阿——— 韓維答曼叔見謝潁橋相過之什
- 賈生三載在長沙,故友相思道賒——— 徐鉉還過東都留守周公筵上贈座客
- 獨立斜陽無限意,一聲發(fā)谷野橋邊——— 陳希聲春日田園雜興五首
- 短長亭送別,風戀晴袂——— 鄧剡疏影(筍薄之平江)
- 真態(tài)香生誰畫得,玉如纖手嗅梅花——— 蘇軾四時詞
- 欲待禍來名欲滅,林泉養(yǎng)法預為謀——— 呂巖謁石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