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因贈子蒙,題于卷后
全唐詩:卷459-48
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問答
問:《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的作者是誰?
答: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是唐代的作品
問:早聞元九詠君詩,恨與盧君相識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早聞元九詠君詩,恨與盧君相識遲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
問:早聞元九詠君詩,恨與盧君相識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早聞元九詠君詩,恨與盧君相識遲 的下一句是 今日逢君開舊卷,卷中多道贈微之。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感今傷昔賞析
白居易晚年與“香山九老”之一的盧子蒙侍御交往,一天,翻閱盧的詩集,發(fā)現集子里不少詩篇是贈給元稹的。而此時元稹已去世十年了。白居易不禁心酸,他迅速把詩集翻到最后,蘸滿濃墨,和著熱淚,在空白頁上寫下了這首律詩。
詩一開始,全是敘事,好象與盧子蒙對坐談心。詩句追溯往事,事中自見深情。頭兩句,把三十多年前與微之論詩衡文,睥睨當世,談笑風生的情景,重新展現在眼前。接下去,三、四句寫今日與盧君聚首,共同披閱他的詩卷,也只是平平常常的敘事。然而,情景一轉,詩集中突然跳出了元微之的名字,眼前便閃現出微之的影子,詩情也就急轉直下,發(fā)為變徽之音。五、六兩句,轉入正面抒情。“相看”一句,描繪了一瞬間的神態(tài):兩個老人,你望著我,我望著你,老淚縱橫,卻都不說一句話。
詩篇至此,一種無聲之慟,已夠摧裂肺肝,而全詩也已經神完氣足了。最后兩句,詩人又用“聞道”一語領起,宕開詩境,跳到了微之墳上。墓木拱矣,黃土成阡;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歲月的流逝是這樣快,悼念之情又怎能不這樣深?
這首詩,直抒胸臆,純任自然,八句一氣貫串,讀起來感到感情強烈逼人,不容換氣。全詩用“四支“韻,本來是不十分響的韻部,到了詩人筆下,卻變得瀏亮哀遠,音樂效果特別強烈。古來懷友的名篇,共同的特點是真摯、深刻。白居易此詩是悼亡友,在真摯、深刻之外,又多了一重凄愴的色彩。
(賴漢屏)
- 荷華翠蓋田田綠,繁華艷艷紅。有容欺水國,無力舞秋風。緩步迎潘后,纖腰學楚宮。涉江人不見,兩槳石城東。
- 宴交代權贛州孫提刑致語口號麾節(jié)東南會一堂,蘭亭昨日記流觴。六絲星度銀潢影,五彩春浮玉翠香。院柳舊云懷燕語,野華新雨挹虹光。鳳池對秉他年事,佇看天街接佩珰。簾影晴絲落舞茵,崆峒云晚聚星辰。翠虹光度樓臺月,香燕先浮霄漢春。一道清風華轡遠,雙江綠水彩衣新。相逢屢有朝花約,又看貂蟬會紫宸。
- 送郭良輔下第東歸獻策不得意,馳車東出秦。暮年千里客,落日萬家春。
- 去年訪曾幼卿通判攜歌舞者同游鳳山仆有歌舞一丘一壑自逍遙,莫怪山人索價高。是處園林可行樂,同來賓客不須招。臨風桃李花狼藉,照水樓臺影動搖。歌舞不容人不醉,樽前方見董嬌嬈。
- 木蘭花慢功名歸墮甑,便拂袖,不須驚。且書劍蹉跎,林泉笑傲,詩酒飄零。人間事、良可笑,似長風、云影弄陰晴。莫泣窮途老淚,休憐兒女新亭。浩歌一曲飯牛聲。天際暮煙冥。正百二河山,一時冠帶,老卻升平。英雄亦應無用,擬風塵、萬里奮鵬程。誰憶青春富貴,為憐四海蒼生。
- 江夏八詠之五奇章亭南津趙佗石,云是昔人舟。長忙精衛(wèi)志,不礙長江流。
- 送張子野秘丞知鹿邑忽作五年別,相逢雙鬢疏。不知從此去,當見復何如。公秫時為酒,晨庖日有魚。沛譙風物美,聊以樂琴書。
- 和單君范古意六首樵枯者既就拾,濕者亦既束??沾艘还刃剑d之可折軸。下山售市價,得糧不能宿。誰知此時心,氣塞口自嘿。安得如買臣,賣薪有時足。
- 頌古十一首光境具忘與未忘,殺人利劍活鑰。太平時節(jié)渾無用,領先夜神光射斗旁。
- 春曉殘燭猶存月尚明,幾家?guī)蠅艋牦@。星河漸沒行人動,歷歷林梢百舌聲。
- 10愛作怪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