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
人中出煩惱,山下即伽藍。
小澗香為剎,危峰石作龕。
候禪青鴿乳,窺講白猿參。
藤愛云間璧,花憐石下潭。
泉行幽供好,林掛浴衣堪。
弟子哀無識,醫(yī)王惜未談。
機疑聞不二,蒙昧即朝三。
欲究因緣理,聊寬放棄慚。
超然虎溪夕,雙樹下虛嵐。
注釋
全唐詩:卷97_17
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問答
問:《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的作者是誰?
答: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的作者是沈佺期
問: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是什么體裁?
答:五排
問: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出自 唐代沈佺期的《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
問: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的下一句是 人中出煩惱,山下即伽藍。
問:出自沈佺期的名句有哪些?
答:沈佺期名句大全
- 和晚菊不得黃花九日吹,空看野葉翠葳蕤。淵明酩酊知何處,子美蕭條向此時。委翳似甘終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籬。可憐蜂蝶飄零后,始有閑人把一枝。
- 紙帳亂文龜殼細相連,慣臥青綾恐未便。潔似僧巾白*布,暖於蠻帳紫茸氈。錦衾速卷持還客,破屋那愁仰見天。但恐嬌兒還惡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 禁忌硫黃橘氣最難當(dāng),煎藥須教莫近傍。頓處常教遮得暗,切須休露太陽光。
- 庚辰九日陳崇來訪說偈從上行不到處行,取步步登高。從上說不到處說,取言言見諦。白酒釀千家,黃花開滿地。噫嘻,陶淵明若知有今此世界,終不執(zhí)著東籬。
- 小閣省心避地逃名花時臧,春風(fēng)何事轉(zhuǎn)桑樞。退藏小閣收心靜,閑下危階放步徐。身到衰時方學(xué)道,眼當(dāng)昏處始觀書。一生日力悠悠度,總悔從前作計疏。
- 有感今到崖州事可嗟,夢中常若在京華。程途何啻一萬里,戶口都無三百家。夜聽猿啼孤樹遠,曉看潮上瘴煙斜。吏人不見中朝禮,麋鹿時時到懸衙。
-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猶多壘,余生久息機。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 孺子亭連天大廈莫容身,小向湖邊一問津。心事說知林下郭,姓名誤入府中陳。半篙綠水三間屋,一榻清風(fēng)百世人。只有青青堤上柳,至今猶是漢時春。
- 水調(diào)歌頭伯仲見伊呂,前日補天歸。平生蓋世勛業(yè),何用藉群兒。出領(lǐng)繡衣龍節(jié),入擁繡裳赤舄,名字在金閨。磊落正如此,焉學(xué)古人為。濟川舟,調(diào)羹手,看當(dāng)時。功成便引身去,大不負書詩。兩鬢蕭蕭華發(fā),總為愛君憂國,臣老系安危。天子方好老,領(lǐng)取帝王師。
-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絕半映寒溪半映山,不妨朱戶借清閒。詩人帶得渠風(fēng)味,也有香名滿世間。
- 佳期渾似如水,還見梧桐幾葉,輕敲朱戶——— 王沂孫綺羅香(秋思)
- 斜陽里,更青簾半卷,在小橋東——— 李曾伯沁園春(自和即事)
- 轉(zhuǎn)眼葵肌初繡,又紅欹欄角。——— 陳維崧好事近·夏日史遽庵先生招飲即用先生喜余歸自吳閶過訪原韻
- 未嘗違戶庭——— 鮑照上潯陽還都道中作詩
- 片帆歸去百花洲,今日因君憶舊游——— 釋行海送人之姑蘇
- 閑意卻多官意懶,帝人傳說似淵明——— 徐照題鮑史君林園
- 睡到日西無一事,月儲三萬買教閑。——— 元稹通州
- 竚看他年鶴駕歸,顯彼青天與白日——— 趙汝湜贈羽人何授
- 念吾非忘形,此理未易說。——— 王安石送孫叔康赴御史府
- 勢扶九萬風(fēng)初極,名到三山花正開——— 貫休聞許棠及第因寄桂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