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
金繩先界道,玉柄即談空。
喻筏知何極,傳燈竟不窮。
彌天高義遠,初地勝因通。
理詣歸一處,心行不二中。
有無雙惑遣,真俗兩緣同。
摘葉疑焚翠,投花若散紅。
網(wǎng)珠遙映日,檐鐸近吟風(fēng)。
定沼寒光素,禪枝暝色蔥。
愿隨方便力,長冀釋塵籠。
注釋
全唐詩:卷80_8
秋日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問答
問:《秋日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的作者是誰?
答:秋日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的作者是武三思
問:秋日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秋日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秋日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是什么體裁?
答:五排
問:妙域三時殿,香巖七寶宮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妙域三時殿,香巖七寶宮 出自 唐代武三思的《秋日于天中寺尋復(fù)禮上人》
問:妙域三時殿,香巖七寶宮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妙域三時殿,香巖七寶宮 的下一句是 金繩先界道,玉柄即談空。
問:出自武三思的名句有哪些?
答:武三思名句大全
- 送魏舍人仲甫為蘄州判官從事蘄春興自長,蘄人應(yīng)識紫微郎。山資足后拋名路,莼菜秋來憶故鄉(xiāng)。以道卷舒猶自適,臨戈談笑固無妨。如聞郡閣吹橫笛,時望青谿憶野王。
- 大觀秋分夕月四首名稽漢務(wù),歌參唐宗。往于卿少,乘秋氣中。周天而行,行如妹之崇。可飛霞佩,下瑠璃宮。
- 林正甫舉似所和雙丫巖詩且索同賦君不見羅敷采桑城南路,不肯輕為使君婦。又不見銀釵垂頸負薪歸,四十未嫁夔州女。雙丫何自老山中,當(dāng)年豈羨西鄰富?;ㄇ疤澍B春不知,水里姮娥夜相顧。寧為山頭望夫石,儻有飛鴻傳尺素。莫學(xué)巫山十二峰,為云為雨朝還暮。老奴玉鏡誰自料,阿嬌金屋知何所。明珠節(jié)婦浪悲吟,羅襪洛神空有賦,蛾眉入宮須見妒。
- 以紙托樂秀才搗治古人爭名翰墨藪,柿葉桑根俱不朽。固知老褚下歐陽,控御管城須好手。嫁非好時聊自強,幅則甚短慚甚長。聞道蔡侯閑石臼,為借余力生銀光。
- 達磨贊二首梁皇法令豈徒勞,滯貨私通價轉(zhuǎn)高。蘆葦蕭蕭熊耳月,至今大地是波濤。
- 喜天游二十一兄至毫社時同叔夏十六兄作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數(shù)。城中人不見,百里等燕楚。我無簡書畏,自笑誰縛汝。東風(fēng)送兄來,下馬逼三鼓。迎門鬧兒童,羅拜欣欲舞?;ㄖ?yīng)亦喜,紅幞已微吐。聊為文字飲,一洗別離苦。別離何足云,千載成仰俯。要知靜中趣,回視今孰愈。焚香默自照,下此一轉(zhuǎn)語。鈴閣老師兄,當(dāng)為君去取。
- 為章道祖頗及葛藤滄浪亭滄浪亭下水連溪,影倒虛檐鳳翅齊。白小牽風(fēng)動晨鏡,碧圓著雨響秋鼙。魚舟點點依蘋渚,雁齒依依跨柳堤。舊日滄浪元不變,何妨居士為全提。
- 使浙西先寄獻燕王侍中京江風(fēng)靜喜乘流,極目遙瞻萬歲樓。喜氣蘢蔥甘露晚,水煙波淡海門秋。五年不見鸞臺長,明日將陪兔苑游。欲問平臺門下吏,相君還許吐茵不。
- 和人題倚江亭老去求閑計已疎,若尋多事即荊舒。孤高簡澹為三益,淳白清涼共一虛。有意煙云供眼界,無心鳥雀下庭除。茲亭未足為依泊,自是山中有舊廬。
- 游靈隱山峭壁侵霄極,靈蹤不厭尋。閑思曾有夢,歸隱豈無心。絕壁煙霞麗,幽巖洞穴深。那堪思慧理,殘日白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