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避暑北池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nóng)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dāng)。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夏至這天,晝晷所測白天的時間已經(jīng)到加極限,從此以后,夜晚漏壺所計的時間漸漸加長。
還沒來得及實施自己的計劃,就已經(jīng)憂慮氣候的變化冷暖的交替加。
衙門每日空閑的時候居多,而這個月的農(nóng)事卻是比較經(jīng)活些的。
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熱也不知怎么抵擋的。
正午時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靜悄悄的,惟獨我自己在池塘里游來游去好不愜意。
城墻高聳,城門緊閉,樹木蔥翠,綠蔭靜寂。
翠綠的鮮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經(jīng)開始散發(fā)陣陣的清香加。
在這里可以拋卻煩惱忘掉憂愁,終日對影舉著華麗的酒杯暢飲。
注釋
晷:(guǐ)觀測日影以定時間的工具。這里指日影。
漏:即漏壺,古代一種計時的裝置,簡稱漏。
暇:空閑的時候。
亭午:正午,中午。
筠(yún):竹子的青皮。這里指竹子。
于焉(yān):在這里
華觴( shāng):華麗的酒杯。
夏至避暑北池問答
問:《夏至避暑北池》的作者是誰?
答:夏至避暑北池的作者是韋應(yīng)物
問:夏至避暑北池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夏至避暑北池是唐代的作品
問:夏至避暑北池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出自 唐代韋應(yīng)物的《夏至避暑北池》
問: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的下一句是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問:出自韋應(yīng)物的名句有哪些?
答:韋應(yīng)物名句大全
- 隋王鼓吹曲 從戎曲選旅辭轘轅。弭節(jié)赴河源。日起霜戈照。風(fēng)回連騎翻。紅塵朝夜合。黃沙萬里昏。寥戾清笳轉(zhuǎn)。蕭條邊馬煩。自勉輟耕愿。征役去何言。
- 前日入寺觀牡丹不覺已謝惜其稼艷故以詩悼之牡丹乘春芳,風(fēng)雨苦相妨。朝來小庭中,零落已無數(shù)?;赇N梓澤園,腸斷馬嵬路。盡日向欄干,踟躕不能去。
- 讀陸云西志供定城墓有感書呈子勉總干三首一艇東來公已仙,午天花柳為誰妍。深培根本存生意,把握春風(fēng)有阿連。
- 燕歌行國之枕重鎮(zhèn)惟幽枕都,東威枕九夷北制胡。五軍精卒三十萬,百戰(zhàn)百勝擒單于。前臨滹沱后易水,崇山沃野亙千里。昔時燕山重賢士,黃金筑臺從隗始。倏忽興王定薊丘,漢家又以枕王侯。蕭條魏晉為橫流,鮮卑竊據(jù)朝五州。我唐區(qū)夏馀十紀(jì),軍容武備赫萬祀。彤弓黃鉞授元帥,墾耕大漠為內(nèi)地。季秋膠折邊草腓,治兵羽獵因出師。千營萬隊連旌旗,望之如火忽電馳。匈奴懾竄窮發(fā)北,大荒萬里無塵飛。君不見隋家昔為天下宰,窮兵黷武征遼海。南風(fēng)不競多死聲,鼓臥旗折黃云橫。六軍將士皆死盡,戰(zhàn)馬空鞍歸故營。時移道革天下平,白環(huán)入貢滄海清。自有農(nóng)夫已高枕,無勞校尉重橫行。
- 云泉禪師哀詞一片禪心無用處,蘋花溪上看垂綸。也知白璧黃金貴,何似青鞋布襪貧。吟畔山川生哭泣,筆頭蘭竹露精神。如今云散泉流去,淡日凄風(fēng)雜野塵。
- 過昆陽城昆陽城下黍苗稀,寂歷荒墟隱翠微。遠(yuǎn)想籠蛇方斗野,解驅(qū)虎豹使成圍。烏知將擁河流斷,定喜能令屋瓦飛。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鋤歸。
- 宿遷道中遇雪標(biāo)簽:寫雪登車宿遷北,萬頃鋪瓊田。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六花時時飄,集我車上氈。左右拍手笑,翁似日鶴仙。失卻翁白髯,頓覺翁少年。
-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一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懷忠道路長。天意未開南北限,要教北學(xué)王南方。
- 滿江紅(答景盧)衰老貪春,春又老、尊罍交溢。凝目處、清漪拍岸,四山堆碧。白也論文情最厚,維摩示病心難覓。到盤洲、車騎太匆匆,觴浮一。春再見,官期畢。歸路近,長安日。奉清時明詔,迭回更出。上殿風(fēng)霜生頰齒,元龜獻(xiàn)替圖無逸。記而今、杖策過溪橋,留行跡。
- 送郭伯川皓首厖眉話昔游,隙陰俯仰嘆如流。萬山中遇驅(qū)骃轡,十載前同上鶴樓。洚水余氓猶粥飯,潢池小丑更戈予。紛紛貧吏甚狼虎,盍與驅(qū)除絕后憂。
- 諸生聞?wù)Z定失笑,冬暖號寒臥無悵。——— 蘇軾送碧香酒與趙明叔教授
- 愛師終不及,謾住許多時——— 貫休題師穎和尚院
- 千金盡把酬歌舞,猶勝三邊賞戰(zhàn)功。——— 司空圖南北史感遇十首
- 湘江又見承明客,青嶂誰刊岳麓詩——— 王洋上谹父郎中二首
- 卻得清寒惜花地,少須梅影慰孤芳——— 張栻南軒木犀
- 老矣詩才欠壯觀,羨君閒燕富清歡——— 王之道和閭必志見寄韻
- 相知誰遺晚,舊約隋蒼茫——— 汪炎昶壬辰冬識孫元京于郡城劇談甚得因約余至其家
- 自別吾師后,風(fēng)騷道甚孤。——— 李中冬日
- 此角上與鄒之子律同宮商,合鐘呂——— 戴復(fù)古烏鹽角行
- 龍門昔上波濤遠(yuǎn),禁署同登渥澤榮——— 唐思言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