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蒙宥罪旋復(fù)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等諸公
日比皇明猶自暗,天齊圣壽未云多。
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
聞道百城新佩印,還來雙闕共鳴珂。
注釋
全唐詩:卷128_11
既蒙宥罪旋復(fù)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等諸公問答
問:《既蒙宥罪旋復(fù)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等諸公》的作者是誰?
答:既蒙宥罪旋復(fù)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等諸公的作者是王維
問:既蒙宥罪旋復(fù)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等諸公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既蒙宥罪旋復(fù)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等諸公是唐代的作品
問: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網(wǎng)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網(wǎng)羅 出自 唐代王維的《既蒙宥罪旋復(fù)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等諸公》
問: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網(wǎng)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網(wǎng)羅 的下一句是 日比皇明猶自暗,天齊圣壽未云多。
問: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維名句大全
- 墨池記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qiáng)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xué)不如彼邪?則學(xué)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xué)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xué)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fēng)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 送蔡京東歸迎侍高堂惟兩別,此別是榮歸。薄俸迎親遠(yuǎn),平時知己稀。鄆郊秋木見,魯寺夜鐘微。近臘西來日,多逢霰雪飛。
- 山茶花石楠巖桂萬年枝,方駕分花占四時。犀甲鶴頭傲霜雪,入春猶見歲寒姿。
- 槐葉冷淘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jīng)齒冷于雪,勸人投此珠。愿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路遠(yuǎn)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xiàn)芹則小小,薦藻明區(qū)區(qū)。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 題福州參泉二首兩泉水出更溫泉,這里原無一二三。欲識當(dāng)年參字意,行人浴罷試求參。
- 游虎丘借前韻一丘雖小勢巉然,自古登臨歷幾賢。門惹白云常盡日,地藏靈劍不如年。清歡相與隨只旆,幽趣誰能解七弦。每月來游存故事,郡中依舊有詩仙。
- 歸故園辟兵辟寇走他方,六遍移家路轉(zhuǎn)長。百醉與君同出處,五窮隨我共行藏。柳花暗度誰家筆,燕子寒歸何處梁。最羨劉家好男女,穩(wěn)拋家事客原嘗。
- 云安玉虛觀南軒感事偶書五首二儀鼓爐鞴,四山塞氣煙。豈惟草木焦,坐恐土石然。巴峽再不登,逡巡又無年。流殍竟何歸,卒死填溝淵。哆吻魏佛貍,積粟窺淮堧。僥幸一水旱,乘饑擾吾邊。小人不及夕,妄憂杞國天。敢謂赫赫楚,而無蔿賈賢。
- 寄侍郎王曙偈吾年八十五,修因至於此。問我歸何處,頂相終難睹。
-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夜來寒侵酒席,露微泫。舄履初會,香澤方薰。無端暗雨催人,但怪燈偏簾卷?;仡?,始覺驚鴻去云遠(yuǎn)。大都世間,最苦唯聚散。到得春殘,看即是、開離宴。細(xì)思別后,柳眼花須更誰剪。此懷何處逍遣。